有一种唐诗,语浅而味深!

1、 王维的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以禅入诗,有禅家之智慧、有诗人之特质,其诗作内涵之深妙、意境之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2、 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不是只有《将进酒》的酣畅,更有道家之智慧,这首诗另一个版本题目《山中答俗人》,从标题即可见李白超然飘逸的生命姿态。

3、 唐代僧人德诚的《船居》: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人生一世宛若坐船钓鱼,人心似一根垂下水的千尺丝纶,欲望一旦产生,一波才动万波随,一浪推着一浪,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意即人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4、王梵志也有一首劝人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梵志是梵文名词的意译,在唐代信仰佛教而不出家作比丘的,叫做梵志,就是后来所说的“居士”,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个居士,他常写些通俗的格言诗来阐述佛理,被称为梵志诗。

“土馒头”即是坟墓,坟墓似馒头,“一人吃一个”即没有人能逃脱归于尘土的命运。让我们再结合一下前一首“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人生一世,欲壑难填,最终也不过落得一个土馒头的下场,王侯将相,亦不过是一个豪华一点的土馒头罢了。这样一看,人生又何必汲汲营营,最后搞得面目全非、身心俱疲,就这样“满床空载月明归”吧,难道不是也值得欢喜的事情吗?

5、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初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有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都是千古名句,都蕴涵哲理,其都在包蕴时间之无穷,人世是有限的感叹,但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凸显人类之渺小,不免有些气馁。白居易却反用其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这是多么欣欣向荣的一番景象。这正是人之世该有之精神,其提气处如读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又如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汉唐雄风阅读 4,026评论 0 3
  • 莫漫求真佛(王梵志) 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
    觉通国学社阅读 4,801评论 0 0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100首禅诗,清新隽永,看透浩瀚人生 - 01 - 神秀示法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
    汉唐雄风阅读 4,075评论 0 1
  •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
    汉唐雄风阅读 5,482评论 0 1
  • 禅诗100首一叶一菩提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
    山水知音公子凌阅读 8,624评论 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