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没办法上幼儿园,因为小学一直不开学,我也一直在家网课+陪娃。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五味杂陈。其实,我们一直在倡导幼小衔接不要过度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我们真的停下过脚步吗?作为小学老师,以及学龄儿童的母亲,我体验着双重身份带给我的思考,也体验着这之间的交叉与种种无可奈何。
首先,作为老师,我们也一直提倡不要在幼小衔接的时候,过多的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是,每次接手新一年级的孩子,那些学前知识充沛的孩子,他们过度的确实更快,他们更自信,也更从容,他们好像更有“时间”来进行所谓重要的习惯培养。确实,我们说学习习惯的建立确实是幼小衔接甚至一年级孩子的重头戏,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在学前没有任何知识储备,他与其他同龄的同学相比,他能够承受与别人的差距吗?
这时候,有的人会说,没关系,幼小衔接的知识,到了三年级以上就用光了,后面还是习惯好的孩子,有更多更宽广视野的孩子,能走得更远。或许你能举出一些例子。但是,那些因为一开始就被“落下”而丧失学习兴趣的孩子,那些因为别人都会而我不会,丧失学习勇气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呢?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冒险,看看他到底会成为哪种类型呢?
接下来,作为母亲,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不是富翁,我只能给他平安顺利的生活,我们没有资格奢华,也没有资格随时去环游世界。那么,我能给他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需要给他陪伴,给他成年后,这一生都不会再有的美好的被宠爱的幼儿幸福。接下来,我要给他知识,我要让他有最起码的知识信心,我希望他明白,知识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途径之一,虽然它不是唯一途径,但是,它确实是我们可知可感的途径。
的确,作为老师和母亲,我有很多的焦虑甚至是矛盾,我在不要进行幼小衔接的知识灌输大旗下,战战兢兢做着母亲,亦步亦趋地在为孩子努力寻找中间的平衡点,同时,我也在所教授的班级中,眼见着那么多孩子,因为学前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在一年级就因此产生分化。虽然我一再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带来的广义上的影响,但是,我心里特别清醒,这种差距一直都在。
又有几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的对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