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的困惑
昨天跟一商场滚打摸爬很多年的朋友喝茶聊天,问我是怎么阅读的,是怎样高质量的阅读的。因为他也很想多读读书,可是,一是觉得时间不够,二是不知道选择什么书来读,三是如何让自己提高阅读质量,学有所用。
看这架势,不愧为生意人,把阅读作为功利性的需求。很遗憾的是,我认识很多这样的生意人。
很多生意人,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家里,很大的书架,很多的精装版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可从来就不曾翻阅一个字。门面是装饰得豪华了,这才与老板的身份对称,可几年后,公司经营越来越困难,就想起学习才能跟上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于是很多老板也开始读书了。
改革开放大好时机,许多企业创始人,没有受到过更好教育,却叱咤商场很多年,突然叫他们拿起书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因此有了我这朋友的困惑。
茶余间,我把我这些年如何读书的一些方法和心得跟朋友说了些,朋友觉得很受教。于是,我也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因人而异,但也希望能为大家摆脱低质量的阅读做个借鉴。
二,以三书养三气
何为三书三气,我总结为:
读政治书,以养人之大气
读专业书,以养人之才气
读休闲书,以养人之灵气
这其实就是如何选择书籍,选择什么样书籍去阅读的问题。
这里提到的政治书,专业书,休闲书其实是一个泛指,但是一个人的心胸,才华和幽默感等气质是可以从阅读中养成。我就依据个人经验调侃一二。
政治书,不是专指马列毛邓,而是包含哲学,历史等相关书籍。人一辈子一定要读一两本哲学书籍,读哲学书籍不是要你去接受他的结论,而是要去学会他分析事情,解决事情的方法。但是一般情况下,哲学书籍比较难以有兴趣读下去,我这里推荐两本相对来说趣味性比较适合中国人来阅读的哲学书籍。《人性论》和《中国哲学史》。我为什么推荐《中国哲学史》,因为作为中国人一直以来生活在儒道释的文化内涵中,理解起来,与生活结合起来,就不觉得不那么枯燥难读。等你读完《中国哲学史》,再去读《人性论》吧。不为什么,你只管去读。
关于哲学书的阅读,我很想说的是李小龙,他是哲学系高材生,把哲学融入到武术中,把武术的精要用哲学的方式概述,那就是一种高明。其实,李小龙留给我的不仅是他的功夫有多厉害,他那套关于功夫的哲学才是他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政治书,其实很大一部分应该包含历史书,我暂且这样归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但是我需要给大家区分的是,历史书籍大家可能最感兴趣的是政治史,其实,这只是历史表现出来的一方面,统治者只是一个代言人,当你可以从文化,经济,甚至人性的角度去审读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历史其实与你所理解的大不相同。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把《二十四史》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完了。也许是理解度还是不够,也许是当年囫囵吞枣的阅读还是没有形成恰当的历史观。当年历史老师在我高考前特意嘱咐我,不可以在高考的时候“胡乱”加入自我观点答题。就这样,我不知道哪些是大纲里面需要的回答的,哪些不是大纲里面的,最后的结果,我的历史考砸了。表面看来,多读书并没有为我在应试教育上起到更好的作用。
哲学书和历史书,是给你陶冶性情,扩大胸怀,学会辩证的。具有了这些,你的格局,你的眼界,你的思维就不会拘泥于眼前当下,也不会计较得失多寡。
一个人的大气,因为有了这些阅读,油然而生。
专业,这是现代社会分工明细而造成的。
现如今,大学分了多少专业,可能没几个人明白。老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状元呀,就是专才。
如今我们从事很多职业,公司组织分不同行业。这些职业和行业都有其专有的知识范围。
最近很多人专业人士在说,如果在一个行业精于研究十年,你就是这样行业的专家。如果二十年,三十年呢?
因此,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会选专业,出来就职是会选择职业。这时候你的选择,就会是你后续专业书籍的选择。
读专业书籍是你弥补你暂时落后这个专业的知识补充。现在人说你是大材,可不是说你四书五经读得好,而是说你在某专业领域是首屈一指的专家。有了才气,自然而然也有了财气。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首先,你得是金子。
多阅读专业书籍,才气,锥囊自露。
休闲书,在我的概念里,很多书都是休闲书。因为除了政治历史书和你从事的专业书之外,都可以把它看做是休闲书。
但是休闲书里我有不得不说的一些书籍是我们可以刻意去涉及的。
女人需要一本时尚杂志
男人需要一本旅游杂志
还有你人生里的几本名著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会说出很多理由,但是我觉得这种休闲书你一定有兴趣去读。
不管是谁,我们必须去选择几本名著读读。阅读是让我们普通人占据两个时空的主要方式。书里时空和现实时空在阅读的时候交错。你就在阅读时候过上了书上人的生活。想一想,阅读还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为什么选择名著,因为名著终里终究有它让你有东西可取的地方。
有时候读一本好书时,我会忘记时间,忘记饥饿,代入了主人公的位置,尝遍他酸甜苦辣的生活。
其实休闲书,包括生活百科,人情世故,人生百态,衣食住行……你了解得多了,一个人生活的灵气就体现出来。
多读休闲书,在你显示大气和才气的时候,也彰显你独有的灵气。
因此,三书三气,是我们为自己选择阅读的大方向。
三,阅读讲究循序渐进,先精再多。
阅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只有这样你才有兴趣,才有效率。
书是读的越多越好,还是越精越好呢?
有人说,他选择了他喜欢的书籍类型,他也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可是我就是读不进去,读进去了,也消化不了。
按照我读书的经验,读书必须是循序渐进,先精再多的方式。
记得我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有繁体版的四大名著。但是我独钟《水浒传》,原因很简单,哪里有一个男孩所崇拜的英雄。
这书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一是繁体字,二是半白话文,三是大部头。可我却把它阅读完了,并且还不止一遍,原因是父亲跟我说过武松打虎,大闹野猪林,风雪上梁山的故事。于是乎,就打开书里面关于描写这些故事章节慢慢的读起来。读完这些故事后,内心是不满足的,武松打虎后还打豹子吗,后来看了,没有打豹子,而是有醉打蒋门神等许多的故事。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半年里,竟然把一本繁体字,半白话文的水浒传读完。那时,把鲁智深和李逵都是当做一个笑话看的,可是现在细思起来,原来他们是活的最率真的。阅读他们,让我妄想自我一个洒脱人生。
还有,我读《孟子》,读《老子》,还有《二十四史》,特别是《孟子》,我是大学的时候才开始读它的,但是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一个很详细的注解本,现在都不知道是谁注解和解读的,但是至少不是突然一下让我去面对之乎者也。边读边理解,但是当时大都是先人留给我们关于他们的理解,说白了就是拾人牙慧,可是你没有这次拾人牙慧,你哪来的牙祭大餐呢?
因此,关于阅读的循序渐进的精要是:先从你觉得简单易懂的读起,先从你感兴趣的读起。
经常有些朋友会跟我说,这周他读了几本书,这个月读了几本书。可我一周了一本书还没读完,就是第一遍已经读完了,第二遍也没读完。也许有人会问,怎么你还读第二遍。是的,我喜欢读的书,我都读过至少两遍。
读书真不在多寡,而是要精读细读。把你读过的书都变为自己的所需。也许你们会说这多功利,可是比起装样子,浮于表面的功利,我的功利实在得多。
如果你要问我到底读了多少书,对不起,我真的没读多少书。但是我告诉你,我精读细读了几本书。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首先你选择你喜欢的书,一个人读书是有自己的癖好的,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莎士比亚,其实我还真没读过莎士比亚,有几次拿起他的书,读了几页,但是还是自我放弃,因为我的癖好不在那里,但是我喜欢福楼拜,司汤达,奥斯丁的书,我不是很喜欢林语堂的文章,但是我却喜欢汪曾祺的。不是这些我不喜欢的作家写的没我喜欢的作家好,而是我个人的癖好,是癖好,不是爱好。
因此选择了你喜欢的书籍,那就读吧,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
其实,在你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后,你阅读的偏好就会形成你写作的风格。
四、如何消化你的阅读,是摆脱低质量阅读的关键
精读细读是消化阅读的关键
我读我喜欢的书一般都是读两遍,有的甚至三遍,第一遍我是泛读的,如小说,我会把小说故事情节和矛盾,人物关系和个性,作者想表现的整体思想都有了自我的理解。接下来第二遍,我会挖掘到书里面更多的细节,如:作者表现的人物,环境手法,人物性格的彰显,故事环境和背景,每个人物代入感等等。经过你这样剖析过后的一本书,就会形成你自己很多的观点和想法。也会体会作者的用心良苦和精到,也会发现作者书中一两个自认为的BUG。也许,在你写书评的时候,就是独到的一笔。
说道写书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写影评和书评,我也不落俗套,因为那样的点击率一般会高,可是很多时候。不是拾人牙慧,就是重复原著,连一点拔高的姿态都没有。这只能说,你肯定没精读细读你要评价的作品,如果你精读细读了,那就是消化不良造成的。
学习是阅读的终极目标
我们很多时候为了阅读而阅读,往往忘记了阅读的初衷,特别是创作人。
每一本书都有他可取之处,作者表现出来的可能正是你需要学习的地方。如侦探悬疑小说离奇曲折的情节,以及悬疑的表现手法,还有描绘普通人生活矛盾关系如何建立,人物性格的表现方法,环境描写层次感等等都是很多作品的优点,可你又关注了哪些呢?
我们阅读小说时大多以记住这个故事情节,这个人物最后的结局,并以此自喜的时候,你觉得你学到了什么,我告诉你,NOTHING!你的阅读就是一漏斗,只是路过,挥挥衣袖,作别了那片云彩。
记得我读红楼时,黛玉葬花处我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每一遍都会感动。读武松打虎时,会嫌弃此处描绘得太单薄,应该还有更多的细节还没描绘到的,于是乎,自己遐想了更多的细节,把自己激动得不能自己。阅读时,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代入,往往得到的会是自我的一次历练。
他山之石,攻玉往往是高人所为,他山之石,可为我改造,可为我小用,已足以。阅读,选择你喜欢的,理解你选择的,那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旅行。
这就是我阅读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帮到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