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梦乐,一个新手妈妈
在成为妈妈之前,我的人生是纷杂而又精彩的。
我做过很多份工作,所以有很多的身份,销售员,计调经理,创业者,合伙人,甚至是健康顾问。从事过很多行业,从销售到培训,从旅游到小吃,从舞蹈到养生,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
有人说我能折腾,有人羡慕我经历丰富,有人觉得我不稳定。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想被任何人绑架,不想被社会的成功学所引导,我不想为任何人而活,我只是想找到自己的路,能一辈子做自己热爱的事。
可是热爱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它用金钱买不来,在书里读不到,也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我的热爱长什么样,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应该抓住,所以我很纠结,很痛苦。
尤其是在我成为一个妈妈之后,我不再能像以前一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只为自己而活。我面临了人生中的一个巨大难题,我需要在实现自我和承担责任之间做一个选择,我要么选择,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安安分分的做一个好母亲,要么,忽视我身上的责任,继续任意妄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选择前者,我不甘心,选择后者,我不忍心……
正在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无比正确的决定,我加入了共读会,在两个两难的选择之中做出了就连史蒂芬’柯维也会觉得经典的第三选择。
加入共读会真的是我今年做的最好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4月21日加入共读会,5月7日,也就是第17天,我竟然就在这里找到了热爱一生的事业。
6月9日,也就是第49天,不到2个月的时间,我在这里分享了我第一篇时间管理专题演讲,7月12号,时隔一个月,被邀请到更加进阶的时间管理社群做分享演讲。
直到现在,我的时间管理专栏已经更新了19篇文章,在知识星球上发布了120张卡片,在浮墨笔记上累计输出1433条笔记。
四个月之前,一切都是0,而共读会就是这个1,有了1才有后面的一切。
其实之所以能遇到共读会,也是挺神奇的事情,当时我还在带宝宝,想着自己这么多年自己读了那么多书,都没有什么产出,要不尝试一下加入读书会,然后就加入了一个小红书博主的读书会,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跃迁》。
在这之前,我对古典老师没有任何概念,哪怕他的《拆掉思维的墙》当年火遍大江南北,我也并没有觉得多厉害,直到《跃迁》的出现,我觉得才是真正的击中我了。
我一直以为,把一件很复杂的时候说得很复杂,不算能力,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能够准确的表达也不算能力,但是如果能把很复杂的道理用很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能把这个道理说得入木三分,才真的算能力,而且是极少有人能够具备的能力。
我就因为这个入坑了古典老师,然后就关注古典老师的公众号,视频号,然后直到看到个人发展共读会的体验课,9毛9,看到这个价格,其实我有点慌……
因为我参加过很多的体验课,大部分体验课都是让你去洗脑的,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是调动你的兴趣,说一堆大而空的概念,给你造梦,等你心动了,就该是报名的时候了,有些我本来还挺有兴趣的,上完体验课,听多了套路,我自然也就不信了,因为我始终认为,你能忽悠我第一次,就能忽悠我第二次,这个饼啊,虽然它又大又圆,但是呢,吃多了呢,也就有点腻。
所以,在参加共读会的体验课之前,我其实带着挺强的戒备心去的,但是即便我,一个久经体验课的“老手”,我还是被感化了,不是被营销行为“感化”,而是被真诚感化了,这体验课,真的太实在了,全是干货,完全没有营销话术和行为,我都着急了,我不停问助教,你也给我介绍介绍啊,营销营销啊,助教完全不为所动,让我先认真听课写卡。
我这个人心急,没人给我介绍,我就自己想办法,当时正好遇上423读书日,4月20号古典老师有场直播,也是针对读书的话题,有关于共读会的介绍,我里面点进去听,听了一个小时,解决了我所有的疑惑,我才心满意足的报了名。
其实,我以前就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但是,仅限于读。
我从13年读书,到现在,第十个年头了,我大学时期读书其实是最多的,应该读了有600本左右,毕业7年,虽然忙工作和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平均每年也有100本的阅读量,加起来到现在得有1300本了。
要说读,这个阅读量,其实也不少了,但是读书在我身上,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困惑,一如既往的平凡,我甚至连写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我之前曾经试图投稿,想着自己读这么多书,应该写出来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吧,可是真正到要写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脑子空空,什么都写不出来。
所以我只能放弃,并且认定了,我这个人就是没有天赋,可能这辈子也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文章了。
前两年,很喜欢听书,开了某平台两年的会员,至少每天一本,听了几百本书,听的时候心潮澎湃,觉得自己知识渊博,可是关掉听书,什么道理也讲不出来。
我又想着,能不能尝试着把自己读过的书都讲出来呢,真的到要讲的时候,笑死,根本记不住,书里的东西也似懂非懂。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读书方法有问题,读书,不是读的阅读量,不是读的已完成,真正的读书,是有思考,有收获,有输出。
针对这个问题,我把所有写阅读方法的书都找过来读了一遍,什么速度,精读,笔记法,我都一一试过,问题依然,我还是写不出来。
直到遇到共读会,我好像打开了一个开关,就用一个SS卡的模板,我就解决了困难已久的写作难关,从之前的写什么写不出来,到现在每天都写。
从第一天的,磨叽20分钟,才写400字,到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我轻而易举,10min写900字,加入共读会四个月,平均每个月8万字,现在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因为我也可以轻松的心流2小时写5000字的演讲稿了。
在共读会的日子虽然不长,但是真的打通我的任督二脉
这是其一脉,任脉,是写作之脉。
另一脉,可以说我的督脉,是事业之脉。
我这个人一直很理想主义,一直想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要么不做,要做就可以做一辈子的那种。
所以我尝试了很多的职业,销售员,培训经理,旅游计调师,健康顾问,情感分析师,也自己创过业,做舞蹈,做小吃,做西藏特产,做阿胶糕,做团购。
还去过许多地方,近到湖南的周边,湘潭,凤凰,韶山,常德,郴州,远到云南,丽江,大理,昆明,香格里拉都有我的身影,甚至疯狂到一个人做两天两夜的火车去西藏,自己去还不算,还前前后后带了14个人去西藏。
在西藏做特产的时候,我在内地发展了五十个代理,每个月是躺着收钱,算是我事业的巅峰,我一直以为我追求的是金钱,可是直到金钱离我很近的时候,我发现不是。
我放弃了不断在壮大的特产生意,选择回了内地,继续追求我的职业之路,我对心理学有些兴趣,我去做了情感分析师,我对培训行业有些兴趣,我又去做了一家舞蹈培训公司的合伙人,我对养生有兴趣,我又自学中医,自己考证,做健康管理师。
就这样,我折腾了6年,直到我的人生迈入下一个阶段,我才发现,我要找的路似乎还没有找到,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我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遇到了共读会。
古典老师说,最好的职业规划是写作,这是在我找到热爱一生的事业,之后才知道的,这句话是真理。
在那之前,我一直在别处找热爱,我以为只有我尝试的职业足够多,做过的行业足够全,去过的地方足够远,我就能找到热爱,可是,我却忘了问自己,我真的热爱什么,我又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在外面的世界花了6年没有找到的那份热爱,在共读会17天,我就找到了,我热爱时间管理,这份热爱是我在读大学时间就开始的。
从14年开始,到现在为止,8年时间,我没有放弃过时间管理,我的EXCEL表里有我过去8年的时间记录,我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做了什么事情,都记录在册。
我一直做计划,从最基础的每日计划法,到四象限计划法,到日程表,时间块,清晨三件事,PDCA,135工作法等等,我都做过用过。
我坚持写日记,晨间日记迭代了很多个版本,但是没有断过。
还有很多,只要是时间管理层面的,什么目标管理,习惯管理,精力管理,我全部都研究过,而且经过反复实践,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我一直相信时间管理的力量,我的大神柳比歇夫就是最好的例子,他通过管理时间达到普通人穷尽一生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成就,这可以说是奇迹,也可以说是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所以,很庆幸能够加入共读会,能让我拨开云雾,找到心向往之。
在共读会,不仅是教我们读书,教我们写作,他还是一个超级宝藏的社群,里面的人超级有趣有料,而且还有很多隐藏的高手,只有深入接触对方才会掉马甲,超级惊喜。
我还在里面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亦师亦友的伙伴,子谦。
他是一周家书的发起人,每周一篇家书,到今天为止,我也写了14封家书了,从梳理自己到梳理家庭关系,家书帮了我太多,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所以我也更加的有足够的动机和能量。
加入共读会还可以免费参加写卡营,在写卡营我认识了小七师姐和黛米师姐,小七师姐相信我,我敢于去尝试,黛米师姐总是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力量。
在时间管理实践营我认识了熊杨师姐,很接地气,很暖心的大姐姐,哪怕在写作上是成长很快的大神,却很低调,能放下自己,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我来说,共读会不仅仅是一个阅读和写作的社群,更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充电站,当我偶尔内耗,需要能量的时候,我就会去共读会里面逛逛,或者跟小伙伴们聊聊,充充电,很快就生龙活虎,精力满满。
我现在在努力去做的时间管理产品,共读会也有很多小伙伴都很支持我,不仅给我提建议,帮我收集问题,还免费给我做小白鼠,特别特别暖心,如果有一天我的时间管理火了,那一定不是我的功劳,一定是共读会的力量。
借用共读会小伙伴皮特老师的一句话,也许我的见识还很浅薄,文字也不深厚,但是我相信只要在路上,最初的梦想就一定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