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第三章节之“理由是什么”笔记

    首先思考的主题:理由是什么?

    理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一特定结论的解释,它们是提供给人们并使之接受某个结论的基础内容。

     第一,支持的理由。用充分、适当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信念是一个理性者的标志,尤其是当他的信念有争议时更需要证据来证明。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是信念,以此肯定我们的自身观点。

     第二,确定理由的重要步骤。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那些与自己看法不同的观点,确定公正公平性。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对某件事以偏概全。

     第三,理由+论据=论证。在日常用语中,论证就意味着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反驳。论证包括一个单一的理由和与之相关的结论,或者是全部理由和试图证明的所有结论。比如你喜欢某个物品,你会说出你为什么喜欢的几种原因来证明你对它的喜爱之深。

     一条理由就其本身来说只是一个独立的观点,它不能反应逻辑关系。所以只有论证和推理存在逻辑关系,才能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我们经常听到一个人说这个人说了一大堆理由但是却说她没有逻辑,也就是因为她所阐述的观点不存在可以推理的过程。

     第四,论证的特征。首先每个论证都有一个目的,要求得到回应或回答。其次,论证的质量不同,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其质量的高低。再次,论证包含两种成分:结论和理由,所以无法对不能确定的事情进行评价。最后,花时间寻找论证的过程只是为了公平对待提供论证的人。尊重论证事实本事,也是让事件本事回归真实性。

     第五,开始提问的过程,从而理由从思考而来。首先以质疑的态度看待一个论证,要么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因为很多论证有问题的结论开始的。其次,一项论证由一个结论和支持该结论的理由组成。最后要确定你是否发现一条理由,最好的办法是让你尽量扮演作者的角色,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踪迹。

      有助于确认理由的词语一般为“因为A,所以B”的推论结构,还有与之相同的作为理由出现的信号“作为······的结果”,“例如······”,“以······为根据”。

      第六,理由的类型多数以陈述的类型出现。我们陈述理由时,多数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观点推导出来。当问题有争议时,头脑的大量信息既存观念会作为最初的结论。所以这样推论的事实难免会有些个人偏见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定论时,做好自己的理由检察官,公平理智看待问题,寻找真理的答案。

首先是理由,然后才有结论。这个批判性思维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使用。尤其是我们的写作和演讲,很需要这样的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写的文章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学会正确分析问题的理由是否具有客观性,是帮助我们得到正确结论的必要条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读书笔记 前言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 这本书的目标是传授批判性的提...
    凫水阅读 9,288评论 0 7
  • 一年后回来,楼下的汤店,西安面馆,还有马路对面的鸡排店,都不在了,这下等重新找地方解决午饭问题了。失去的没什么好遗...
    搞不明白先生阅读 1,378评论 0 0
  • 终究不合适
    灰尘菜阅读 942评论 0 0
  • 七夕临近,少不了浪漫情怀开始泛滥 荷叶边可以成为你的选择 浪漫俏皮可爱性感还带着一点优雅 除了这些自带的光环它还有...
    f2c1b5300161阅读 643评论 0 0
  • 利用 ORID思考框架 整理今天的思绪。 Objective关于今天的课程, 你记得什么?完成了什么?抖功课程: ...
    蒋立行阅读 3,8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