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又到世界读书日了,又要开始谈论中国今年读了多少书,平均读几本,然后推荐各种书单,呼吁要读书,做一个读书人。可是,年年发,你除了收藏书藏,还干什么了?你的阅读水平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呢?也许是你的读书存在问题吧。以下8个问题应该是最常见的读书问题,我想用自己浅薄的读书经验,告诉你答案,但答案仅供参考。
问题一:一年读100—200本书,怎么做到的?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空闲时间多,读100多本有过。但开始工作后,我去年的阅读量是96本,做了书评50多份,这是我去年的阅读总结。今年还在统计当中。
很多人之所以对100.200这个数量产生怀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么忙,怎么可能读完一本书?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怎么样才算读完一本书,非要一字一句看过才叫读完吗?
看一本小说,把主要情节看了,辅助章节快速翻过,算不算看完?
看一本专业书,绝大数知识点都清楚,只有一点点部分不知道,我就看这一部分,算不算读过?
在看《黑天鹅》,看到一半太深涩难懂,放弃看下去,算不算读过?
因为某些需要,看了书中的某些章节,算不算读过?
对我来说,只要带着脑子,带着需求去看书的,都算读过。
你不需要刻意攀比读书的数量,每个人的阅读层次不一样,不需要攀比。真正要问的是:你看书只停留在表面观点吗?有没有进行批判性思考,跟你的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呢?
不要刻意攀比数量,不值得。要比就比质量。如何确保自己读的有质量?写书评。给你自己做一个硬性指标:每看完一本书写出一篇书评。这样既锻炼你的写作能力,又确保读书的质量。
问题2:哪有时间读书?
一定有。你有时间打《王者荣耀》就一定有时间看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愿不愿把打《王者荣耀》的时间分一半,用来阅读呢?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花时间读书,是因为逛淘宝,打游戏,逛街,追电视,要比读书更有意思,当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就会忘记时间。
如果真的喜欢看书,也愿意静下心来看书,但没有时间,这就是时间管理问题了。你可能不懂得如何利用时间,事实上,你每天早起30分钟,在地铁上,在等公交车,睡前30分钟,这些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看书。
但有一点:面对经典,值得探究的书籍,不要用碎片化时间,而是专门挪出2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一口气看完。
问题三:该如何选书?
其实,我挑书很随意,只要感兴趣的我都会看看。具体来讲,市面上这么多书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专业书
比如法律,市场营销,文案策划,这些书无论是经典的还是最新趋势的,你都必须要长期跟踪阅读。因为你的专业是你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你必须要看,不要指望没一本书都可以带来干货,这是不可能的。只需要在你现有的基础上收获一些,足够了。
第二类:工具书
你在怎么不喜欢读书的,你的书架上一定有几本词典,比如新华词典,英语词典。你为啥舍不得扔掉?因为它必不可少,它是工具书。就像你们家总会有一些小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工具书不一定随时要看,但它要有。对于工具书,不要买太多,买最好的版本足矣。
第三类:视野书
人不可能只有单一思维,这很可怕。要学会用多维度思维看待这个世界。而视野书能够帮助你打开视野。视野书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哲学,还有其他的。仔细想想,每次出现一个热点事件,你只有当吃瓜群众的份,听别人怎么说,而别人,可以换着花样看待这个热点事件,甚至写出文章。你跟她之间差的就是思维纬度,学会多维度去观察个思考,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去评判一件事。
视野书不要拘泥于某个领域而是各种类型都需要看,这类的书籍看起来没什么帮助,但多看后,你的文化底蕴就会不一样。
第四类:畅销书
在新媒体时代,畅销书多到你数不清,只要你想看,估计可以看一麻袋。畅销书也需要看,因为它反应了当前的这个时代。毕竟,你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跟这个时代同步啊,否则你就被淘汰。
畅销书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但不能读太多,读太多,会撑。
问题四:读书是精读还是略读?
好书精读;不懂的书精读;专业书精读 。
快餐书略读;懂了的略读,不重要的略读。
精读和略读没有明确的规定,说这本书只能精读,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精读还是略读。在读这本书之前,不妨问自己: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想从中得到什么呢?想明白了,再来决定精读还是略读。
问题五:有没有经典阅读书单?
没有这样的书单,你看知乎类似“推荐几本个人私藏书单,必读的书单”这类的问题,答案有很多,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单。
为什么?因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你不喜欢这本书,我喜欢这本书很正常。
如果你总是依靠书单看书,说到底你就是一个伸手党,伪读书人。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读什么书,想看什么书,需要别人给你一份清单你才会去看。这跟把饭盛好,端在你嘴巴,喂你吃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书单,是你自己亲手打造的而不是依靠别人。 你可以先去网上搜集书单,比如历史类书单,心理学书单。根据这个书单,先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列出自己的书单。
不要有负担,觉得书单上所有的书都要看完,有些你看不懂的,不想看的,说明这本书跟你还没有缘分,不必折磨自己逼自己看。
问题六:有些书读了但没有感觉?
首先要看你看什么类型的书籍,如果是工具类专业类书籍,单纯看效果不大,一定要知行合一,思考和践行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只看不动手,宛如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没有任何收获。
对于视野类书籍,看了没感觉不必惊慌,可能你的个人经历,年龄有关系。以前我看《老人与海》完全看不懂,也不想看,因为太无聊了,不就是一个老人捕个鱼,叽叽歪歪的,至于写这么多字嘛。现在我在看《老人与海》,觉得这本书好赞,里边的文笔很棒,老人与捕鱼之间的斗争,写的很有画面感,几个动词就把场面变得很揪心。
看书有四重境界。第一重你能看懂别人写什么;第二重: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第三重你有意识去运用它;第四重: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如果你能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行动起来,并且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心得,你书就没白读。
你不要指望每本书都有感觉,这不存在。因为你的心智,思维盲区,成熟度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即便你当时读没什么感觉,但我还是建议你多读书,因为还有一个词叫做:“厚积薄发”。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看一页算一页。
问题七:读了一本“差书”,是不是浪费时间了?
不浪费时间,相反你反而赚到了。
首先:你有了辨识度。你知道什么样的书会是差书,你学会自己分辨。为什么在问题五推荐书单时,我提倡不要让别人提供书单,而是你自己去找书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但学会各种搜索技能,学会对比书单的优劣性,你学会了为自己的阅读做出独立判断和选择了,说明你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为了降低看差书得概率,你不得不睁大眼睛,寻找优质的书。
其次,你可以反思。很多人说我看了一本差书,心情本来就很糟糕了,还怎么写心得,写书评,憋不出字。
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每次你在淘宝上卖东西,遇到不满意的东西,你想要退款和退货,理由是什么?你会说尺寸不对,发错了,态度不好,有色差各种理由,反正你就要挑出毛病。
为什么这个道理不适合差书呢?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本书很糟糕?因为排版?内容不够深入?还是,这本书逻辑有问题。倒过来想一想,不就能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的书评文了吗?
最后我想说,即使你真的读了一本差书,也没必要抱怨,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读到差书呢?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
问题八:没有时间读完整的书,只读公众号,得到解析版可以吗?
这种阅读方式和阅读整本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太过琐碎,不够严谨,后者系统完整。 虽然得到解析版,公众号文章,他们提炼出最核心内容,这样做可以节省你的时间。但对你的思维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为你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思维体系,你的脑子充满了段子,碎片化知识,唯独没有自己的思考。
就像一台电脑,它没有主机,只有键盘,鼠标,有用吗?电脑能开机吗?不能吧,而你只看碎片化文章,你的大脑不就处于死机状态吗?
所以,我不提倡你依赖互联网,做偷工减料的事情。我个人是自己先把书看完,做好笔记,写好书评,然后再看别人精华版,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哪些地方没有注意到。
无论是喜欢读书的,还是不喜欢读书,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阅读是为了什么?这个答案,我也不知道,还在寻找当中。对我来说,阅读不是目的,只是工具。
读完一本书不是终点,“学而用”才是阅读的必经之路。
没读书,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就跟井底一样大;读了书,看到作者用笔头描写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我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好多事情还没有经历。”开始有了好奇心,好学心。
因为没有人愿意一辈子生活在最底层,仰望别人构筑的这个世界。如果找不到攀登之路,为何不选择阅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