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必修课。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迷茫,往往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当你不理解自己时,做任何选择都很难正确。
我是谁?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一个人就算拿到博士学位,当了公司老板,身居政府要职,也不一定完全了解自己。
心理学有 “周哈里窗”。它把每个人的自我分为四个方面:
你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是公开我。它是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或是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你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是盲目我。他人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面镜子,要了解这部分的自我,不妨多问问他人。
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是秘密我。它是你的个人隐私,是你留在心底不愿透露给别人秘密。这需要你勇敢面对痛苦、难堪的过去,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果你痛苦异常,千万别独自承受,要及时向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
你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是未知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想全面了解自己,这一部分最难了解。因为你和他人对此都一无所知。面对这一部分,学会观察自己就非常重要了。简单说,就是通过记录,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的过程。可以找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每天的活动,以及每件事的时间节点。在空白处记下让你开心或者生气的小事,自己临时的小想法,有成就感的瞬间,大宗支出等。更关键的是养成观察自我的习惯,当你做每件事情时,不要完全沉浸其中,留下部分意识审视自己此时有什么想法。在此基础上,有方向地尝试一下新事物,扩展自己的生活圈。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必修课。你不必急于一时,却也不能一拖再拖。
在了解自己为人处世的特点后,你还需要从人格入手,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你之所以是你,都源于你独特的人格。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如果你没有明确答案,不妨询问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可以做一做专业的职业性格测试。比如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就把人的工作个性归为六个类型。让我们做个小测试了解一下:
闭上眼,想象此时的你乘着船漂流在茫茫海上。这时,你忽然发现前方有六座小岛。原来,每个岛上都有一群个性和职业相似的居民。
第一个到叫艺术岛,里面的居民追求自由、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大多是艺术家、作家和影视演员。
第二个岛叫社会岛。这里的居民个性温和友善、乐于助人,他们大多是教师和医护人员。
第三个岛叫企业岛,这里的人干劲十足,喜欢挑战不可能,多数人是企业家、律师、政府官员。
第四个岛叫传统岛,这里井然有序,居民个个办事冷静,一丝不苟,他们大部分是会计师、秘书。
第五个岛叫实际岛,这里的人做事勤恳,喜欢动手操作胜过抽象思考。居民多是农业、技术行业人员。
第六个岛叫研究岛,居民大多擅长思考分析,研究各种事物。科研人员占了绝大多数。
怎么样,你最愿意造访哪座岛?如果你有了答案,相信你对自己个性有了大致的了解。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人生而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优势,你需要做的是发挥自己长处和潜能。比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内向是糟糕的,外向人更受欢迎。这让很多内向性格的人非常苦恼,其实,内向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他们有许多天赋值得开发:比如对事物的精准洞察力,敏锐的情绪感知力,共情能力,等等。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与死磕自己的短板,不如依据自己的个性,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
希望实现长期目标的人必须一步一步来。在明了是怎样的人,自己想要什么之后,你还需要为自己的大梦想制定一个个小目标。那么,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什么呢?
设定目标不是空洞地喊口号,作者提出,目标的设置要遵循SMART原则。到底什么是SMART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设定一个目标必须考虑的它包括五个要素:具体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现实性、时间相关性。
举个例子吧,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会给自己定下这样的目标:我要成为一个身材很棒的人!有一天获得心上人的青睐!
这样的目标看起来很美,却问题多多。首先它不够具体、而且很难衡量:到底练成什么样才算是好身材?其次,你没有考虑它值不值得你做,能不能实现。而且这个目标没有时间限制:要多长时间练出你期望的好身材?一个月?三个月?还是一年?
如果我们根据SMART原则,就可以试着将目标改成这样:减肥这件事对很重要,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五个月里,每周锻炼若干小时,每天坚持摄入低卡路里,最终减掉四十斤。
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压力在所难免。在当下这个压力山大的环境里,有效处理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压力是成年人不可或缺的能力。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这样看待压力:
“最幸福的人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 “压力有害”的认知。那些能够很好处理压力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他们认为这不是灾难,而是令人兴奋的挑战。所以他们不会选择逃避或死抗,试着而是把压力带来的巨大负能量转正,让压力为我作用。
应对压力,最根本的是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改变应对的压力思维方式。你可以尝试以下三步:
首先,压力来袭时,承认它的到来,注意感受它对你的生理影响。其次,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你的压力,是当下的环境还是人际关系?接下来,思考一下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每当你感到有压力,就重复以上练习。
库珀·埃登斯说过:“与其恐惧,不如拥抱。”既然选定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就要接受相伴而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