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性别:男
国籍:中国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溥仪进宫前就是被乳母王焦氏照顾的,其婴儿期的人格发展不得而知。那么小就与父母分离了,他身边只有一个乳母王焦氏陪伴。从溥仪后来的为人处世看,他还是比较懂得信任的。所以这一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时期也许过的很好。他信任贴身的太监,信任贴身侍卫,信任乳母。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因此溥仪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儿时如此,面对接踵而来的多舛命途中也能如此,唯一的一次自杀是在确定会被人救回的情况下才进行的。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将近3岁之际的溥仪进宫了,养母承担起控制溥仪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但这种束缚是柔弱的,慈溪的去世使得溥仪城了偌大宫殿的主人,无人管束,更无人敢管。所有人都告诉他:你是这里的主人,所有人都听你的,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极其不利于溥仪的社会化,以至于后来他费劲千辛万苦才完成了改造。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五岁时溥仪有了老师陈宝琛,小溥仪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陈宝琛告诫溥仪要有帝王风范,天下是皇帝的,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愧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1919年的2月6岁的溥仪有了庄士敦作为外籍老师,一方面溥仪因为喜欢女老师德宁而勤奋学习,另一方面又因为学不好而自卑。
溥仪的缺爱是造成溥仪严重的恋母情结。当时掌管大权的是隆裕皇太后,她不会顾及溥仪什么,只有王焦氏真心关心他,但溥仪七岁断奶后,囿于宫中规矩森严,溥仪与乳母王焦氏几乎没有机会见面。于是溥仪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嫌御膳房做不出美味,要求每顿饭前要吃奶。吃奶时宫女太监全要回避,这也就给了溥仪与乳娘单独相处的机会。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1922年16岁的溥仪与两名女子结婚,他的首选是文绣,其次是婉容。而以溥仪的年纪,他还不足以做个丈夫,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他是感到困惑的。这一阶段他面临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文绣离婚,婉容病逝。在33岁之际溥仪又和谭玉龄结了婚。
溥仪似乎并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生育对停滞的冲突
自我同一性时期的不顺利,使溥仪并没有在以后的岁月中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一生结婚五次,始终没能留下后代。40岁到44岁,溥仪是在苏联被软禁的。44岁,溥仪被移交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8、成年后期(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50岁到53岁的溥仪仍然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服刑,53岁到58岁(1960年-1964年)的岁月溥仪在北京植物园度过,这是他人生中最为自由最为安心的日子。在植物园,他学会了浇水、插枝、移栽、嫁接等工作,还负责售卖门票。这种养花种草、简单劳动的日子给了历尽磨难的溥仪一定的治愈作用。昔日在皇宫中是他是最荣耀的,而那这段日子他则重新认识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他常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被改造,我要好好劳动。
离开植物园以后的日子(1964-1967)溥仪一直在全国政协任职在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资料专员一职。此时他已经接受了自我、承认现实,有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著书《我的前半生》,从家世、出身到他三岁登基,一直写到1957年,坦然面对过往。
61岁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