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这是我的第24篇文章,每天尽量写一篇,观察生活,走进内心,与自己独处,不求完美,但求完成。


今天跟大家继续分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我们每天跟孩子斗智斗勇,特别是3岁后,感觉挑战越来越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他们总是不愿意做,比如:好好吃饭、按时上床睡觉、积极穿衣服出门、主动把玩具收好…

而我们不让他们干的,他们却非得要干,比如:说脏话、在沙发上跳、在墙上画画、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这些挑战几乎每天上演N次,所以我们每天不停的:说教、命令、威逼利诱…搞得精疲力尽、心烦意乱,直至崩溃、对孩子大吼大叫…而这些并没有让孩子或者我们自己好起来,孩子还是该干嘛干嘛,我们还是不断的在“忍耐劝导—厉声训斥—崩溃发火—自责后悔”这样的模式中循环…

那么,今天的这章能指导你,从建立尊重的交流平台开始,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首先,我们还是看看下面的例子,都是我们平时对待孩子的惯用方法——指责、命令、威逼利诱等,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孩子, 听父母对你说这样的话, 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指责和质疑:你怎么老是这样?告诉你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

谩骂:你怎么那么笨…

威胁:再不穿衣服,我就丢下你先走了啊…

命令:快去洗手!赶快把你的玩具收起来!

说教:你觉得你抢别人的玩具对吗?你想别人尊重你,你先得尊重别人,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玩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警告:小心,别被车撞到!别爬了,你想摔下来吗?

控诉:你知道你让我多闹心吗?你可闹死我的心了…

比较:你就不能像瑶瑶那样安静的坐会儿?

讽刺挖苦:你都这么大了还尿裤子,你可真行…

预言:你这小孩这么小就撒谎,以后还能好?

这上面很多是我以前总对孩子说的话,做这个体验的时候,作为孩子我的感受是:我不好、我不重要、我很笨、害怕、内疚、我很差劲、愤怒、我要反抗、我就这么干、我不会有出息了…

可想而知,整天被这样的语言包围的孩子会是什么样:胆小、自卑、叛逆、狡辩…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有没有可以让孩子配合,又不至于伤害他们自尊、不会让他们有叛逆心理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

下面我用实际的例子来给大家解释这五个技巧用法: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把“  你怎么又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换成“我看到地上都是玩具…”

把“ 告诉你多少遍了洗完手水龙头要关上 ”

换成“我看到水龙头还开着…”

我们可以看到,前一种说法我们是带着指责的,听到的这样的话,孩子会条件反射的反驳、辩护、或者害怕而逃避,后一种方式让孩子看到问题,而不是指责,就可以消除抵触情绪,也更容易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2.提示

把“你怎么又在墙上乱画”

换成,“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

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的多,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叛逆或者辩护…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把“你看你又把杯子放床上,弄倒了又该潵一床水了…”

换成“杯子!”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

把“ 你怎么老在我身上翻来翻去,烦死了…”

换成“我不喜欢别人在我身上翻来翻去,压得我很疼…”

把“你怎么又说脏话,多没礼貌…”

换成“我不愿意听你说这句话,听到我心里会不舒服”

这方法告诉我们,不必永远保持耐心,我们可以真诚的说出我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孩子更容易学会体谅别人,同时,我们强调的是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而不是孩子本身不好,不伤害孩子自尊,而不被攻击孩子也更容易合作。

5.写便签:将“拿完东西,请关紧冰箱门!”这样的便签贴在冰箱门上

这个方法有很好的提醒效果,即使不认字的小孩子,也同样好用,告诉他一次他就会记住,而且会觉得很好玩,总比每次帮他做或者唠叨强。

上面很多例子,是我跟北北最近用到的,有时候不一定一下就好用,可以多技巧结合,比如:我说“我看到地上都是玩具…”他有时候装没听见,那我就继续,用提示的方法:“睡觉前,玩具应该收在玩具箱里,而不是睡在地板上…”他迟迟不动,那就继续用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我提示你收拾玩具,你迟迟不行动这让我很着急,也很尴尬,现在该行动了吧…”我说出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在无动于衷了,他要么开始收拾了,要么就是说出自己的烦恼“妈妈我觉得玩具太多了,我收不过来…你可不可以帮我”大多时候我会知道方法或者少量帮忙,并给予鼓励~

还有一点要说明,这五个技术不是让我们控制孩子言听计从,而是重在帮助我们跟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所以不要急着每次都见效。可能一开始孩子没反映,但他起码会感受到你的尊重,坚持下去,我们后面还会介绍一些方法,比如:鼓励孩子自立,这些结合起来你会看到孩子一点点的改变,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

在《如何说…》的践行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北北的改变,在家里的家务上、吃饭、睡觉、刷牙这些事情上,主动性越来越强,最近无论是北北幼儿园老师,还是课外班老师,都反映北北越来越开朗自信,而且守规则,会积极配合老师…

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家很累,心情也不好,于是我就告诉北北,我心情不好,小家伙儿特别关心我的感受,抱抱我,问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还让我想想快乐的事,讲书给我听…真切的感觉到,当我用尊重、鼓励来对待孩子,孩子的内心力量也会越来越强,他会体会别人的感受,懂得照顾别人…

所以我更坚定的分享这本书,分享的同时也能给我自己带来很多的思考、更好的践行,下一周我将分享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

也希望大家能有机会捧起这本书,跟我一起践行“父母的语言”的修炼,获得不一样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