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结束了,翻看今年上半年写的文章,心里如暗流涌动,对比暑假摆烂浮躁地一字未动,有几点心得想说。
01
上半年很多文章,准确的说是故事,大多是我即兴创作。那些青春言情,有些是和自己的经历有关,有些则是我在原有遗憾的经历基础上进行的粉饰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想法都是细细碎碎,甚至说是没头没尾的。比如和阿杰在学生会挂气球的故事,我只写了同学起哄那个细节,后面我和阿杰怎么发展,我没写;再比如陈霜和莫乔两个性格看似天差地别的人相互救赎的故事,陈霜“妈宝女”这个人设结合了我学生时代被妈妈严格监督学习的经历,最后把她写“死”是我情绪上头写的(当然没有咒自己的意思),她对莫乔的情感从排斥到接受再到永别的这个转变的过程,我没写。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要问原因,其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没头没尾的某个细节被我放大描绘,当时创作的过程是绞尽脑汁但丰富快乐的。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文字,连我自己作为作者本人,都很疑惑那些留白的部分是啥,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最有意思的点是,可能有些标着”未完待续“的文章,我脑子里只是模糊构造了下一篇的故事情节,想着下一篇就留到第二天再写,可真到了第二天,脑子里又有了和这个故事无关的另一个新故事的想法灵感,然后就把原来那个“未完待续”的部分给忘了。现在再看,我自己都不知道未完待续后面是咋发展的。
挺奇妙的感觉吧,尤其是把当下写的文字放到几个月后回看,在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突然就觉得,哇塞,我当时写的这句真的太酷了。
02
然后再说说梦想吧。
9岁的时候我心里就萌发了一个文学梦,我喜欢写作,喜欢讲故事。现在大学读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和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这个专业搁十年二十年前,可能更多就是走文秘、记者、纸媒编辑这类工作路子。但是现在,新媒体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内容生产已不仅仅是文字这么简单。我还要会摄影,会摄像,会剪辑,会社交……
这些东西我都不讨厌,也乐于去尝试拍照,用图像等更直观的方式分享生活。大学这一年来,我也参加了学校的媒体部门,学到了专业技能。但单就这一年的经历来说,比起摄影摄像剪辑啥的,我可能更喜欢,或者始终不变的高涨的热爱,还是写作本身。
我觉得图像视频的直观有时会降低受众思考的能力,让受众失去耐心品味我的分享。而文字不一样,书页里一排排的方块字,它需要调动受众的脑海浮想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让受众深陷其中,好的文字作品,往往能让人回味无穷,也就是现在网络语中常说的“后劲很大”。
我喜欢这份慢慢品味的感觉。
可真要把文字作为梦想,又很难。社会上会写故事的人并不罕见,我的社会经历又近乎为0.现有的经历全是学校这个象牙塔给的,所以我总是写校园文学。写多了,会腻,会迷茫。
暑假快看完一本书,《张爱玲传》,给我感触挺大的。我对民国的历史本身就很感兴趣,喜欢那种泛着岁月沉淀的黄的感觉,《张爱玲传》这本书,让我看到张爱玲传奇的一生,尤其是和胡兰成谈情说爱的那个篇章,看的我揪心。我只是看、见证他们的故事,这个现象,但出于对前辈的敬畏,我不敢作任何负面的评价。我静静地翻动书页,看作者评价张爱玲即使知道胡兰成婚内出轨了还是会在离开上海后给他寄钱这件事。也正是在阅读书籍这个满思考的过程中,我不再像在微博小红书里那样对任何现象都急躁快速作出反应、被评论区刷屏带节奏,而是认真去设身处地去想张爱玲当时的处境。精致的旗袍,江南的烟雨,那些文绉绉的词句,细细品味,虽然说不出如何去评价,可对于张爱玲,我还是尊敬的。
也对我在往后的情路选择上,有了些许启发。这个启发无法用语言细致形容,但它好像就是在潜移默化间,让我对过往一些分手哭泣的行为和解了。
也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它能丰富我的认知,能在我无法完全抽身在社会上打工积攒经验或是旅行的基础上,带我拓宽眼界,变得内心更加强大。
03
盘个逻辑。
目标感坚定的时候,会觉得当下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必须的,都是要做的。所以有些想开车环游世界的人,即使现在暑假学车很热很麻烦,在朋友圈抱怨吐槽,他们还是会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