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孩子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文题目《有同学真好》,儿子感叹:难写!我却很想写一写,人到中年,回顾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发现“有同学真好”。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没有幼儿园,7岁直接上小学,每天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放学。放学后趴在地上或石头上做作业,做完一起疯玩,直到大人喊:“回家吃饭了——”
那时,小学生都在学校各班教室午睡,先到的睡课桌,晚点到的睡长板凳,有一次,我和同桌闹矛盾,先争吵,然后对打起来,女孩子打架,可真不得了,尽是使出绝招,战后双方都哭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浑身火辣辣的痛。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打一架没什么好与不好,儿时的情趣让人一笑而过。
大一点,小学都住校了,俩人睡一张床,各带一张被子,盖一张垫一张,寒冷寂静的夜晚,和同学们就这样相偎着过了,小小单簿的身躯,彼此温暖,相互慰籍。
四年级转校到较远的绿荣中心小学读,一周回家一次。需要自己带米去蒸饭吃,还经常要带稻谷柴火去给学校。一个人每周往来于学校家里,路上很长一段无灯无人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心里自是心酸,逐渐减少回去的次数,其间,一直是老师同学帮助我,陪伴我。
每天,有同学和我一起上课,打球,洗衣服,吃饭睡觉,周末,去同学家里玩,住同学家,再一起来学校。那时的农村,大家都不富裕,也不像现在这么多玩具、电子产品,我们小屁孩却没什么概念,走村串户,爬树抓鱼,在哪家吃顿饭很随意。记得有一天晚饭,桌面上有一小叠沾了酱油的剥了壳的水煮鸡蛋,两个分成四半,两碗白米饭,我和小伙伴就这样吃完了上学。直到现在,依然觉得那顿饭很香很香……偶尔也做给自己和孩子们吃,同样吃得香喷喷的,吃得直掉泪……
小学同学之情,很稚嫩很纯粹很质朴很甜美,有妈妈奶的味道。很感恩小伙伴们陪我走过童年重要的一程,像哆啦A梦一样温暖我,像给了孩子一颗糖甜了她的心……
上初中了,父母很忙,也确实不懂怎样去关注孩子那点小心思,我属于内向腼腆的,学霸够不到,学渣还不到,没亮点的人儿,老师注意不到的,哈哈哈!
在那青涩的像酸嘢味道的年纪,也疯过痴过懵懂过,也——暗恋过,也被恋过。那个年纪,听得见花苞炸开的声音,欢欣雀跃,带着对周边和未来的好奇惶恐和窃喜!很多话只能跟同学说,很多事只能和同学做。放学一起打球,假期去远足,周末疯狂租书看,晚上出去吃美食,闲逛……
幸有同学一起走过羞涩而又像朝阳般雄壮炙热般的青少年时光,幸福而甜蜜。
读幼师了,离家更远了,除了校长和老师,全是女的。感觉什么都要靠自己,逐渐混熟后,倒很有趣,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会互相帮助,有些还结成了好姐妹。
我们还是保留了村里人的质朴,读书三年,除了偶尔去逛街,走访亲戚,每天就是上课,学习。夏天会俩人去扛一个大西瓜回来,对半切开,每人拿一个勺子挖来吃,吃到直打嗝,好爽的。
毕业到现在20年了,同学间经常来往,互相关照,也会有同学聚会,特美好特开心!
现在融入社会这所大学,还是有很多同学,哈哈哈!感谢网络、电子产品、各种交通工具,让我们更方便交流,见面。
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很不被爱,回忆从小到大,原来一直有同学默默陪伴在身边,很了我很多关爱,让我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幸福安心的美好时光。
时时忆起,处处感恩!感恩生命中那么多陪伴我前行的有趣的灵魂!
欣赏着相片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感叹孩子也上学了,自然有同学了,又会是怎样一番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