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159年农历七月,一个叫赵智凤的孩子出生在大足,他本可以平安健康的成长,以后过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但他天生就不该是一个“平凡人”。
在赵智凤五岁那年,母亲生患重病,当地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孩子能够出家为僧,代替父母受苦,那父母身上的痛苦就能够得以缓解。为救生病的母亲,赵智凤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家为僧,从此以后只与青灯古佛相伴,开启他漫长地修行之路。
多年后,云游四方的赵智凤深受挽救众生于水火中的一位已经圆寂的高僧柳本尊的影响,决心要将柳本尊的大爱佛法传播给众生。于是,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大足,用开凿石窟的方式,在宝顶山上打造出了今天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大足石刻之一的宝顶山。
大足石刻是指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到重庆,不能光看主城的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更应该去大足看看那一座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艺术研究价值的大足石刻。
不过现在正是疫情期间,可能很多人没法来当地亲自观看大足石刻这颗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但没关系,现在有一本书,它对大足石刻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绍,看完这本书,也如同来大足感受了一遍当时的人文气息。这本书就是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足石刻十八讲》。
《大足石刻十八讲》的作者是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强。他出版了多本专门研究大足石刻的书籍,而且光论文就发表了五十多篇,欣赏性文章百余篇,可以说他不止对大足石刻有着深厚的情感,更应该说有着深深的执念,而这种执念都化为了他在书中的一字一句。
在《大足石刻十八讲》这本书中,作者李小强就从十八个不同的角度来为我们解读大足石刻,他的语言通俗易懂,书中还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人看完有一种恨不得立马就可以去大足实地看看的感觉。
(大足石刻博物馆远眺)
大足石刻涉及题材众多,每一座造像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
这里有为救众生而甘于“割耳”“剜眼”“舍臂”的柳本尊像;有宝顶山观经变、父母恩重经变相;有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佛像;有三清古洞天尊群像,有千手观音、地藏菩萨……
和宝顶山的“总设计师”赵智凤一样,在大足石刻中也有着感人至深的传播孝道文化的故事。
相传以前有一王一后和太子,因为国内大臣叛乱,于是王和王后带着太子逃跑。
在出逃的过程中,所带干粮都吃完了,王就想将王后杀害,和太子分食。太子不答应,并表示愿意每天从自己身上割下三斤肉来供养父母,而且还立下誓愿,如若心诚,伤口就会立即痊愈,如若不然,伤口就会溃烂而死。
由于太子有一颗至诚之心,所以他每次割下肉后,伤口都会立即痊愈,他们三人也因此平安度过了难关。
这位太子,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释迦牟尼前生。
在此刻的我们看来,从人身上割肉来吃,显得太过于残忍,正所谓虎毒还不食子呢。但这个故事想要展现的远不像我们看到的这般简单,它主要是想要赞扬太子对父母的那种孝心。
在大足石刻,就有很多这种表现父母子女之间感情的造像。
古往今来,都说百善孝为先,所以无论何时,孝道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应该拥有的一种内在品质。
在大足石刻中,完完全全地将孝道文化呈现了出来,为的就是能让百姓们可以通过清晰可见、容易理解的图画从而被感化,来达到宣扬传统孝道精神的作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足石刻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也想在疫情期间了解一下关于大足石刻背后的更多精彩故事,可以看看这本《大足石刻十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