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这位排行老三的大舅子名为郭德成,并非是小舅子。是朱元璋的爱妃郭宁妃的三哥。郭宁妃本名郭宁莲,其大哥郭兴,二哥郭英,三哥郭德成。
郭宁妃在后宫受朱元璋的宠幸程度排第三。第一是马皇后,第二是李淑妃,第三就是郭宁妃了。在马皇后和李淑妃相继去世之后,郭宁妃就成了后宫之主,统领后宫。
郭宁妃的父亲郭山甫据说有相面之才,他看到朱元璋有富贵之相,立即把女儿许配给了朱元璋,并让他的三个儿子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郭兴和郭英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的功劳,再加上裙带关系,所以都被封官加爵。而老三郭德成功劳很小,人又嗜酒如命,是只要有酒喝就行的人,所有只给了一个小小的官位
朱元璋一想,不行啊,怎么说郭德成也是皇妃的哥哥,而且上面两个哥哥都被封了大官,这个第三个哥哥如果不被封个大官的话,是不是会说自己偏心眼儿?
但是朱元璋又知道他这个三舅哥的秉性,就是一个酒徒,又怕他误事,所以给郭德成封官这件事,他也是考虑了好久,那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和郭德成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因为朱元璋打天下,统治天下,说实话也挺操心的,压力挺大,所以经常找这个三舅哥一起喝酒,喝醉了,解除了我所有的烦恼。郭德成也很愿意陪朱元璋喝酒。首先,朱元璋有好酒。第二,他喝醉时说话不正确,这可以减少很多被怀疑的禁忌。
话说朱元璋这次就对郭德成说,三哥呀,你跟我也这么久了,我封你一个大官吧。天下都是咱的,什么都是咱说了算,你说说你想当什么官?
本来已经快喝醉的郭德成,酒一下子醒了大半,连忙跪下给朱元璋叩头说,吾皇万岁万万岁,小的一心只在酒上,头脑比较笨,喝酒又容易误事,自己实在不是当大官的料。只求皇上能赐自己好酒喝,其他的一概无所求。
郭德成一边叩头,而且还一边哭了。郭德成解释说自己是被皇上感动哭的,想到皇上对自己如此好,实在是有愧于皇恩。
朱元璋一看郭德成头都快磕破了,连忙把他扶起来。对他说爱卿啊,既然你不想当官,那么朕就成全你,赐你美酒无数坛,良田无数顷。你这辈子的美酒我管了。
郭德成又是一阵如小鸡啄米边般的磕头,朱元璋把他扶起来,二人继续喝酒。朱元璋也放心了,如果真给郭德成一个大官做,说不定他还真能给自己捅一个大娄子。现在,他主动提出不做大官,正好顺水推舟。
郭德成就是这样乐于做一个酒肉之徒,只要能吃好喝好就行了。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伴君如伴虎,知道官场的风险。有人说本身他就不求上进,有这么好的裙带关系可以去依靠,却不懂得去依附,是真傻。
结合后来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制造了明初四大血案,如果郭德成真的当上大官,说不定会不能善终。
但是,郭德成就是靠整天一副不求上进,只知道喝酒的醉醺醺的样子,让朱元璋对起其彻底放心,即使有过错,也不会放在心上。
比如郭德成就犯过两次致命的错误。一次是因胡维庸案而被牵扯出郭德成,与这个案子有关系。但是,朱元璋想到郭德成那一副烂泥扶不上城墙的样子,也没有对他追究责任。
还有一次是郭德成和朱元璋一起喝酒的时候,朱元璋说郭德成的头发太乱,郭德成脱口而出,我还想把这些头发剔了去了。这正好中了朱元璋的忌讳,于是郭德成酒醒后,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即真的剃了头发,去寺庙做了一名酒肉和尚。
要我说,郭德成这才是大智慧,懂得处世之道,懂得自我保全的方法。他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快快乐乐的活着。
郭德成正是用美酒来掩饰自己,保护自己,才得以让一家老小不用提心吊胆,能一家人在一起,过平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