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鹏
01
6门课程,每科满分100。
小王每门80分,总分480,
小李其中3门很厉害都是99分,另外3门都没有达到及格水平,总分也不会超过480。
关于木桶理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无论一只木桶有多高,它的容量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作为学生,这个理论再适合不过了,任意一门的偏科都会导致总体成绩的下滑。
倘若你想靠自己的专长再次与别人拉大距离,那将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付出,付出一百分的努力可能也就有十分的优势,倘若将精力放在自己的短板进行攻克,付出十分的努力便可缩小二十分的差距。
所以务必要做到均衡。
02
职场上也是这样的么?
从事一份工作,我们都有针对性,产品设计部门把学设计的你招进公司,决不会逼你去做仓库管理的工作。
我的前同事陆哥,身处设计岗位十余载,工作勤勤恳恳,业余时间也不忘充电学习。
他对仓库管理、车间生产、财务系统多有涉猎,和他聊天总有一种他无所不知的赶脚,然而这十余载下来,他的职位一直是个设计员,充其量加个“资深”二字。
他的思想观念的错误,让他逐渐成长为全能型的庸才,虽然涉猎很广,但是在每个领域都不能做到独树一帜。
毕竟,每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那种广涉猎全发展的策略对职场的人不适合。
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是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而且先“富带后富的”逐步前进。
我遇到过努力死磕PPT设计而年入几十万的一根筋;
我熟悉对flash动画制作着魔而在毕业前就被世界五百强提前高薪签约的痴狂人;
我陪伴过对产品设计很执着而不到一年就晋升为设计主管的学长;
……
03
然而,我们身边的人大部分是平凡的,一部分是知足常乐的安于现状,另一部分则是法不得当的瞎努力。
你以为,今天多背几个单词,明天多看点应用软件的自学视频,后天再锻炼下自己的演讲沟通能力,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就可以引领风骚了。
快得了吧,但凡有点追求的,哪个不曾这样努力过,哪个不曾梦想过,但是又有几个成功过?
想想几年前的你是不是也在这样斗志满满的努力?总感觉自己可以提升的面可以更广一些,而实际效果确实全面的沦陷。
不要太高估我们的精力:
工作是做不完的,生活琐事是无止境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有限的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努力。
一旦确立自己的责任所在,兴趣所致,那就一根筋的付出,死磕到底。
当我们的名字被别人提起时,不应该是:
中规中矩,勤勤恳恳,活泼可爱,乐于助人……
我们不需要这种无价值的“赞美”,一是被赞的不爽,二是对自己的名利基本无利。
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品牌,
在别人眼中我们应该是这样的:
他的产品设计无可挑剔;
他转换设计图纸的效率无与伦比;
他的沟通演讲能力真是炉火纯青;
他做的每一份PPT堪称经典;
他很猛,一个能打十个……
等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个领域的代名词时,名与利不请自来。
想要脱颖而出,并不需要我们样样都会点,重点发展一两项,成为我们的标签,个人品牌的建立才是广为流传的最佳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