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河岸不远的小山坡上,被架起的信号塔突兀的划破天空,秋天的气息没有在这个南方小城留下太多痕迹,除了空气的清冷四周的绿意依旧,只有几颗围着瓦房的梧桐叶已落得几乎秃了,这瓦房子也是被遗弃了的,孤独的立在半山腰。现在的农村住上的也是两层以上的水泥楼房了,瓦房作为旧时代农村的住宅形象,已经渐渐远去成为历史和纪念。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山间被云雾拢上一层薄纱,嫣嫣已经起来了,把灶里的火升起来,煮了一锅白粥,把猪草放在地上的木板上切碎,阿爸阿妈都外出打工,这个家只有嫣嫣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近来身体不好,嫣嫣就把所有的活都包了,上学的日子她起得比现在要早,天未露白就见她小小的身影了,今天是周末,要做的却也没平时少,她也是不敢久睡的,天一亮就跟着鸡的啼鸣起来了。
嫣嫣切好猪草分成了两份,一份拌了泔水,这是给猪的,一份拌了米糠,这是喂鸡鸭的。喂完灶上的粥差不多好了,她把柴火弄散了,火小了很多,但不至于灭掉。就赶着鸭子去河里,回来把火升起来,炒点腌菜和干菜,这时候奶奶也起来了,桌子摆上早餐的吃食,奶奶看着能干的孙女,总是既欣慰又心疼。正是爱玩的年纪,这孩子却担起了家里的活,都是不得闲的。想着心里闷得慌,不住的咳了几声。
在外头编着竹篮的嫣嫣听了倏溜进来,“奶奶,您起啦”
“哎!起了,下回不用等奶奶了,自己先吃着。”
“没事,奶奶,我不饿,等您一起吃。”
“这傻孩子。”
“奶奶,您刚又咳嗽了,吃完你就再去歇着。”
“没事,奶奶就是忽得顺不过气,等会还得给菜施肥。”
“奶奶,您就休息吧,我来,”
“中,不说了,吃早饭。”
话虽那么说着,吃过早饭,奶奶还是要到菜田里,嫣嫣拗不过跟着奶奶背了肥料过去,不大的一个菜园,倒是中了好几样,黄瓜,包菜,大白菜、黄花菜和一小块葱,满满当当,菜园弄得倒是很快的,弄完菜园又到玉米地去,嫣嫣是打算让奶奶回去的,可惜奶奶怎么也不肯,无法,两人就一块到玉米地翻土,这太阳慢慢上升,也渐渐毒辣起来了,待到热气逼来,嫣嫣怎么也不肯奶奶再做活,逼着奶奶回去了,她又翻了些许钟头,这才回去。早上煮的粥还在,这样热的天,这时候放凉的粥是最舒服的,奶奶已经起好了火,嫣嫣很快炒好了菜。
祖孙两人过了午,奶奶又在屋下编起竹编,嫣嫣喂完猪拿了作业出来写,写着写着,许是正午的天气太闷人,腌得人昏昏的,嫣嫣终究是熬不住写着写着趴桌上睡了,这天热,知了收了声,鸟儿也躲去了阴凉处,猪吃饱了也都趴着睡了,安安静静的,风过的声音都听得清楚。
嫣嫣做了梦,梦里有阵阵凉风,吹来桂花的香味,嫣嫣便在这香味中,唱着童谣,嫣嫣不记得自己唱过这样的童谣,但是实在是太好听了,婉转的歌声从她的小嘴里流出,是她在唱歌,但她又觉得不想是她在唱,那歌声飘呀飘,就把嫣嫣托起来了,绵绵地,软软地。哐当一声就把嫣嫣吵醒了,是那邻居的猫儿又跳上了房顶,那猫儿吃得肚子肥鼓鼓地,又十分好闹,最喜爬到人屋顶上晒太阳。
嫣嫣跑出屋,看到大猫就趴在房檐,眯着眼趴着“大花哟!你咋的又上房了,这天大的地不够你睡撒,你是不知自己多胖,你个胖大猫,”大猫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睡趴着,毫不理会。
“这猫儿跟个小霸王样”
“都是那幺婶惯的哟”
“肥成猪样了”
“光吃不干事,就猪样”
和奶奶讲了一会,嫣嫣也就由着猫儿去了,那猫也是乖得很,又亲人,有时来串门,嫣嫣有吃的也就喂它了,这猫自来熟,谁家的饭菜都吃过,一个没注意就膘肥体壮了。这村里几时来年都没出一个胖子,倒是养出一只胖猫,像是它吃掉了村里好酒好肉。 嫣嫣逗了猫儿一会,只这猫儿高冷,也没理会,嫣嫣觉得无趣进了屋,这时才想起作业还未写完,继续埋案去了。
夏天的太阳毒辣,人都躲进了屋里,鸟兽也不例外,猪吃过后在棚里呼呼大睡,没有了平时的吵闹,河里的鸭子也寻了阴凉的灌木下,躲起阴凉,鸡倒是跑来跑去,却是在林中草地上,平时凶人的狗,这会也耸拉着脸,瘫在阴凉的古榕树下不懂了。只那烦人的知了,聒噪的嚷个不停,好像非要那村里村外的,都来听他一展歌喉。
嫣嫣写完作业,太阳也没收敛一些,嫣嫣没敢去地里,家里的玉米地也不大,明早去早些应该就能翻完。嫣嫣走到屋外,在杨桃树下想些事情,这杨桃树种了许多年,如今撑开,像个大大的遮阳伞。弟弟是随在父母身边的,奶奶身体不好,自己又要上学,在家是有些难照顾,去年回来长高了许多,也不知道今年如何。嫣嫣想着想着有些惆怅,她也是想随在父母身边,只是那样奶奶就没人照顾,家里负担也重,就是不知道,等弟弟上小学是要回这边还是继续待在城里,只是镇上只有初中部,要上高中就得上县城的,那奶奶自己一个人还要看弟弟可怎么是好,干脆自己不读了,在家照顾奶奶,或者出去打工,让娘亲回来,嫣嫣想了许多可能,专注得忘却知了的鸣叫,任那火热的太阳和聒噪的知了包揽村庄。
五点的太阳终于收起一点毒辣的火气,奶奶早醒了过来,继续把弄着竹条,这回编的是竹娄。嫣嫣还是坐在杨桃树下,看着奶奶的娴熟的拨弄着竹条,她刚刚也试了一下,但很快放弃了,只能托起下巴看着。
“奶奶你是什么时候会编这些的”
“比你还小些就会咯”
“那我不会岂不是很不合格”
“你们现在的小孩哪用学这些个,要好好读书的”
“等毕业我就不想读了”
奶奶停了手上的活,好像以前的人听到有人骂皇帝一样,错愕!嫣嫣顺口说出了这话,心里砰砰的不安,也不敢看奶奶的深情,只低着头看着地上的一只蚂蚁,驮着食物在四处乱转,原来洞口被嫣嫣推平了。等了许久,没有等到奶奶责骂,心里才稳了些,却听到奶奶的叹息。
“唉,是我老咧,都要你这娃娃帮着咧,要你这娃娃为了我这老骨头,我不如早些去地府寻那老头子,他等了些许年,该是寂寞哩”。
“奶奶...你别这样说,我...”
“要是你这娃哩,因为我不去读书,学了知识,走出我们这个小地方,我就去让那水鬼收了去”。
“奶奶,我不是,我是怕弟弟....”
“你弟弟事儿还有你阿爹阿娘操着心,哪轮到你这毛丫头”
“可是我...我也不想读了”。嫣嫣不得已如此说。
知了或许是累了一点声音都不肯发了,风不知道时候停了,虽然太阳没有午时的毒辣,但好像更闷热了,嫣嫣感觉身上粘着什么东西,痒痒的,十分不舒服。几只蚂蚁围了过来,和刚才那只蚂蚁一起搬运堵住洞穴的土。
奶奶编织竹篮的声音响起,才打破了嫣嫣凝固起来的呼吸,她抬头看了一眼,奶奶手上的动作不停,跟随着那流畅的手法慢慢讲述,倒像是在自言自语。
“奶奶小的时候,家里头穷,女娃子家家那里有读书的机会,都是那阿哥和幺弟去学堂,我呢,就帮着家里干农活,劈柴、喂猪、喂鸡,跟着阿妈下田,等晚些幺弟和阿哥回来,他们就教我们三个姊妹识字,也没多大成果,可每回多记了一两个字,第二天总要高兴上整天,干啥活都是不嫌累。苦啊、穷啊,但心里还是有些盼头啊,每回‘上课’心里都甜滋滋的。”奶奶说着笑了起来,她或许是回想起读了几回都读不对的字,“奶奶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上一回学堂,可是后来到了十六,就嫁了人了,后来,有了你爸,你叔和你几个姑,也就不去想这些个事了,那时学下的字也就记了几个,渐渐的都忘光了,现在日子好些了,你们这些娃子都能读书,奶奶高兴,每回看到你们去学堂,读书,奶奶就高兴,就当是为了奶奶高兴,你这书啊,也得好好读下去,奶奶也没几年活头哩,就想看你们好,也想高高兴兴的死,你好好读书,就当让奶奶高兴。” 奶奶说了许久,喉里干哑,咳了好几声方才停下。
“奶奶,”嫣嫣给奶奶的后背顺了顺,进屋打了碗水出来,看着奶奶喝下去后好了些,才说:“我读,我好好读,考个第一给您,你要高高兴兴,得看我读到大学,到时候我带你去看城里的学堂,那上大学回来的阿芳姐说,那大学可大可威风了,我带您去看。”
“好,好,这才是,这才是。”
嫣嫣把碗接过,奶奶拍拍她的手,满是老茧的手拍在手背上,嫣嫣很想哭,奶奶把一生都给了他们,她却说了让奶奶伤心的话。嫣嫣怕奶奶看见,收起了碗,背了衣娄和竹筐就往河去了,“奶奶,我去河边捞水草去了。”
“哎!去吧,可得小心些。”
“放心吧,我不下水。”
嫣嫣走到河边,他们村子临河,竹子又多,几乎家家都有竹排,旧竹排已经很破旧了,过年回来她爸就给他做了个新的,坡上砍的粗壮的巨竹,用铁丝扎紧,一根细长竹竿,这样她就能每天划着竹排在河里捞水草了。偶尔还能捡到从上游飘来的鱼,那会还没有禁止炸鱼,偶尔会有人在上游炸鱼,那鱼雷落下去,闷得一声响,就见白花花的鱼肚子飘上来,那是有经验的,要先寻好鱼群位置,下鱼料,算好时候,才有这场面,若随便丢下去,起来的也就一圈水花和一两尾蠢钝的小鱼。那鱼浮上来后就有几个下水厉害的跳进河里去网鱼,大部分都被网起,有些疏漏的就会漂到下游。后来不许炸鱼了,也就剩下少数的钓鱼或网鱼的了。
嫣嫣在河上荡了一会,看着几只大白鸭在芦苇丛下梭巡,洗净竹排上的衣服,河边是有一处洗衣处的,也不知是从哪来的一块大石板,被放置在浅摊处,周围还有几块半裸露水面的较平坦的石头,村里人洗衣打水都是在那地。嫣嫣却习惯了在竹排洗衣,任竹排自己荡着,这处水较静,不会飘太远,再小一些时候嫣嫣洗完衣是会在河里玩一会水的,大些知羞了就不那么做了。
洗完衣服把盆放在竹排的尾部,把竹排划到近岸,打捞河里的水草,这河里的水草丰富,不过靠近村子的被捞得多了稀疏些,嫣嫣近岸之后就不管了,任船一直漂流而下,碰到水草茂盛处才撑起竹竿将船停下,就这样把船堆得半满之后,嫣嫣将竹排划到远处,跳下水,拉着船靠了岸绑木桩上,拿了箩筐,将竹排上的水草洗净了方放到箩筐里,箩筐满了,船上的水草也尽了,取了扁担,担了衣服水草回去了。
夕阳的余晖照着这个古朴的村落,娇小的姑娘和载满的竹筐混然一体,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