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看的一本书叫《战争与技术》,这书也是少有的我自己去书店挑的,一同买的还有所谓《中国文物常识》及一本无关紧要的杂书,而后两者皆为学业,生活所迫,前者才是个人爱好。
之前看过很多关于战争史的书籍,但多为对单一战争或战役的记录和分析,从未对整个人类战争技术的演变有一个宏观上的认知。这本书虽然正文部分只有130页,但它做到了。
人类战争史上有三种作战范式:古代战争史中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第一联合作战范式:具体为由重装步兵结合方阵,再由骑兵和轻步兵提供支援。有趣的是,骑兵和步兵在千年的轮回中交替成为战场主宰,几个重要节点从公元前15世纪左右战车成为战场主力再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因为巨大的军费开支和步兵找到了克制骑兵的方法(另说是因为铁器时代的开始);而公元5世纪古罗马的衰落到公元15世纪中世纪结束骑兵则再次在战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无论是蒙古人,十字军还是阿尤布王朝……骑兵的统治最终被火器的兴起终结。第二联合作战范式则是火药革命后欧洲殖民时期著名的“排队枪毙”,加以可移动火炮和骑兵冲击,我年少时的偶像拿破仑便是这一作战范式的成功代表。第三联合作战范式便是两次大战至今的总体战,即海陆空协同的配合作战,也就是现代战争的样式。
每一个联合作战范式的变化,随之而来的都是一次人类技术上的飞跃,之所以从二战至今人类没有实现技术上的飞跃(二战的末尾也是核武器时代的开始),最大的原因便是二战之后再无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不禁感叹,在《人类简史》中提到的农业革命后,人类成为了一种安于现状,或说懒惰的动物,而只有在面临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发挥出全部的潜力进行技术创新。
如今世界的战争,无论是巴勒斯坦的人民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缅甸的内战,他们遵循的仍然是二十世纪中期的那套东西,只不过装备更加先进。巴勒斯坦的斗士坐着滑翔伞一去不返,在狭小的巷子中游击,对战远比他们强大的现代化部队,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毛主席,是切格瓦拉的影子,也许他们明白,打破这些作战规矩,才是制胜的关键。
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过后,有一位英国议员提出,让英国陆军重新装备英格兰长弓,英格兰长弓比燧发枪装填速度快,且敌人早已褪去了中世纪的甲胄。这一议案并未被采纳,但我一直对这个有趣的议案印象深刻,因为它在冥冥之中提醒着我们,在人类战争技术的演变中,循规蹈矩只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