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敏感期及关键帮助

网络图片.侵删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为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各个阶段中,需要得到成人的各种帮助。想要帮助一颗种子,首先懂得这颗种子的成长特征,什么时候需要浇水,什么时候需要施肥,需要浇多少水,施多少肥料。孩子成长的特点,也就是大自然赋予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发展规律。儿童每个阶段发展规律跟敏感期息息相关。

一、什么是敏感期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她在观察儿童之后指出: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类的儿童在每一个特定时期,有一种特别的“创造性敏感力”,促使儿童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这种重复突然爆发出某种新机能为止。蒙特梭利将儿童这一特定时期称之为敏感期。

玛利亚· 蒙特梭利

儿童的精神生活建立在敏感期的基础上,依靠在敏感期内对环境的喜爱和兴趣,克服环境阻难而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任何敏感时期的兴趣如果遭受妨碍而无法发展,儿童就会永远丧失以自然的方式来克服环境的机会,因此丧失特别的敏感性与意欲,导致精神方面的发展和完成受到障碍。

二、关键敏感期

敏感期是儿童自然发展的阶段,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任务。儿童通过使用不同器官完成不同发展任务,探索的领域也不同。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有哪些敏感期呢?

敏感期主要集中发生在儿童0-6岁期间,蒙特梭利通过观察和总结0-6岁敏感期细分为31个阶段,其中重要的敏感期有9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关键敏感期。关键敏感期包括:安全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口敏感期、手敏感期、腿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探索物质及物质与人的关系敏感期、社交敏感期、文化敏感期。

1、安全敏感期 0-3个月

人类的第一个敏感期是安全的敏感期。孩子出生后前三个月左右,是安全敏感期,在此期间母亲与孩子处于共生期的伙伴关系。共生期不是时时刻刻要把孩子抱在身上,而是孩子睡的时候放下,醒了抱起来。同时需要提供安全的物质关系,比如喂奶时,婴儿看着母亲的眼睛,此时母亲用充满的爱意眼睛看着婴儿吃奶,这时母亲向婴儿传递一种安全的精神内涵,婴儿享受物质的同时使精神得到满足。

网络图片.侵删

2、秩序敏感期 4个月-1.5岁

第一个发现秩序敏感期的是蒙特梭利。4个月前孩子对秩序还没有那么需要,4个月后婴儿通过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的固守而建立对环境的控制安全感,在儿童居住的环境里,环境各种物品的摆放、物品的样式都留存在儿童的记忆中形成儿童内在的记忆模式。当环境的模式改变时,儿童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比如一直带着孩子走同样一条路回家,如果换一条路,孩子就认为不行,这是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的本质是对安全的需求,此时的儿童不了解世界的丰富性。这个时期经常带着孩子到处去购物和走动,对于孩子习惯适应外面环境很有益。

网络图片.侵删

3、口的敏感关键期  3-9个月

口的敏感期是人类最明显的第一个使用他们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发展大脑的关键期。婴儿从2个月开始练习吃手,吃手为口的敏感期做预备。当开始口的敏感期的时候,说明大脑神经已经成熟到嘴和手的配合。婴儿吃到的手和吃妈妈的乳头感觉有相似之处,差异是妈妈的乳头会出乳汁,手不会出乳汁。当婴儿嘴巴感觉到手,手感觉到嘴巴的温湿,这两个信息同时会促成婴儿大脑接受到这个信息。

网络图片.侵删

吃手的时候,口的敏感期就开始启动了,这时候孩子就会疯狂的抓到东西给嘴巴啃。成人不仅不能阻止孩子吃手,同时需要介绍不同的物资材料给孩子尝试,否则孩子只会一直拼命地吃手,当吃手行为变成了一种习惯,吃手的结果却没有出现,这是非常危险的。孩子养成了吃手的问题。

网络图片.侵删

孩子本来要在环境中找到所有可以发展自己的东西来发展自己,如果吃手只是一种闲来无聊的自我安慰,不能促使他的大脑发展,这是很可怕的。人类无论是哪个阶级,只要孩子接近3个月的时候,都会出现孩子拿到什么啃什么,这时候给孩子预备一些不同形状和质地的材料更好帮助孩子发展口的敏感期。

网络图片.侵删

4、手的敏感期 9个月-1.5岁

手的敏感期是孩子从用嘴巴探索转移到用手探索,手的敏感期和口的敏感期有重叠。手敏感期发展好的孩子会将抓到东西就放进嘴巴。这时期孩子最喜欢抓的是软和稀的东西。因为从出生到9个月遇到的都是液体,不是软和稀的东西,9个月时遇到软和稀的东西的感觉会很特别。此时孩子吃饭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先用手抓着吃。

网络图片.侵删

手和口敏感期重叠的时候,稀饭、香蕉是最佳的材料。生活中,当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抓饭或者将蛋糕一会摸到头顶,一会抓下来吃,成人可能受不了,但是对于孩子很重要。在手的敏感期,与口关键期一样,要给孩子提供工作材料并定期更换,同时给孩子提供可供手抓握的物品,并进行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更替练习。

网络图片.侵删

5、腿的敏感期 1-1.5岁

当孩子不断地要求行走,预示着腿的敏感期到来。这个时期,孩子会专挑有机理的表面行走,比如高低不平的地面、沙滩、草地、土丘等,慢慢扩大了探索领域。当孩子不断扩大了眼睛、鼻子、耳朵、手、嘴巴、腿、脚的探索范围时,大脑神经元快速的链接,大脑疯狂收集信息,来自他们身体收集信息的领域被完全扩大了无数倍,这时孩子可以独立行走了。

网络图片.侵删

孩子只是为了走而走,成人要跟在后边帮助,而不是干涉孩子去到哪里,也不用过于担心孩子摔倒,摔倒对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重要,成人只需要把他扶起来,而不是夸张地说:哎呀,摔倒啦,不要紧不要紧,这些语言将传递摔倒很要紧的信息,把孩子对腿的探索专注力破坏了,不利于孩子发展。成人需要创造安全并提供可供脚进行探索的环境,跟随孩子的选择使孩子获得探索的自由。

6、自我意识敏感期  1.5-3岁

自我意识的启蒙大约从一岁半开始,孩子开始喜欢说“我的”、“不”,甚至开始打人、咬人、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我们常说连狗都嫌烦的两岁,也就是自我意识启蒙时期。虽然孩子说“不”给成人带来烦恼,孩子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给成人带来烦恼,成人的烦恼让孩子发现“不”这个字非常有效,乐此不疲滥用这个字。

网络图片.侵删

自我意识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内心力量是否强大,是否有健康自我评价体系,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成人需要保护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它是孩子成人后精神独立的重要保障。

网络图片.侵删

7、 探索与物质关系敏感期 2-3岁

孩子到了2-3岁,进入了对物质的功能探索时期。孩子2岁之前,研究周围的物体是什么,两岁之后,开始研究这些物体能做什么。逐渐从探索物质的表面转向事和物的关系,自己和物质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比如手里拿着一个物品和其他物品如何连接,哪个物品能装到另一个物品里面,什么东西从什么东西里面倒出来,瓶盖如何盖在瓶子上诸如此类探索。比如当他们拿到一个苹果时候,很少再去关注苹果的大小和质地,更多是发现这个苹果的功能而愉悦,比如把它摔地上发生的声音都会让他开心的发出尖叫声。他们不再拿着一个积木啃咬,也不会对积木的棱角着迷,而是对积木搭怎么跟瓶子搭在一起更感兴趣。

网络图片.侵删

由于对现实世界的法则还不能理解,但大自然又安排他们去关注这些法则,所以孩子这个时期会很难受,感觉有什么东西跟他们过意不去,这时候出现执拗敏感期、完美敏感期,当他们执拗于要抓住天上的月亮,或者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一定要摆出某个特定形状的积木,常常会失败不如他们所愿,就非常痛苦,然后大哭大闹。成人会认为孩子无理取闹,被孩子搞的焦头烂额,只能呵斥和打骂孩子,实际上是我们不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发展需求,没有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而妨碍了孩子正常的发展。

网络图片.侵删

碰到孩子固执己见时候,成人需要接纳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平静等待孩子发完脾气,告诉孩子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样多次之后,孩子就会发现自然的法则有时人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就会利用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

8、 探索物质与人的关系敏感期  4-5岁

孩子到了4岁,开始玩自己的心智了。在经历前面四年的心智模式建构后,慢慢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对这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孩子开始喜欢和人交流互动,当孩子跟他人互动中,发现了他人的想法、意图、目的等这些意识层面的东西,孩子的探索从物质层面进入精神层面。

比如这个时期孩子会开始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喜欢听故事,喜欢通过过家家来体验成人的生活状态,他对“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兴奋。

孩子在这时期的一些行为容易被成人误解,比如拿人家的东西回家,开始“说谎”,出现这些行为时候,成人立即从道德层面批评孩子,给孩子贴上撒谎、小偷这些标签,而且还会对孩子或羞辱或打骂一番。

网络图片.侵删

实际上,这是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探索他人心智的行为,我们把孩子出现的正常状态当作不正常。因为不懂的,最终把孩子养成了有问题的孩子。所以我们常说,懂得是最好的爱。

网络图片.侵删

这个时期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发展呢?首先成人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人文环境,例如带孩子和不同类型的人互动,互动中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学习共情、观点采择的社交方法。其次建立一些必要的原则,例如物权归属原则、归位原则、分享原则等。当孩子“说谎”时,可以配合孩子一起编故事演戏,演戏的方式既能激发孩子想象力,同时在保护孩子自尊同时让孩子知道别人的想法,帮助孩子理解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用“你在说谎”的道德标准绑架和羞辱孩子,切断孩子探索他人心智的通道。孩子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才能放松去探索世界。

网络图片.侵删

9、社交敏感期 4-5岁

儿童是天生的社交大师。孩子到了4岁,开始注意友情,注意某一个人和自己产生联接,会感觉非常幸福。他们经常会跟父母说他与谁谁是朋友,人类群居的需求这个时候被唤醒了。他们开始练习与他人建立友谊,努力发展与他人的合作关系。比如想尽办法交朋友、加入小朋友游戏或去朋友家里玩。

网络图片.侵删

同时,社交带来烦恼。孩子友谊的小船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闹翻,会把“我不跟你玩了”挂在嘴边。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烦恼和痛苦是必须要经历的。当孩子出现社交困难时,成人需要想办法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友谊,或者融入集体中。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闹矛盾时,不是第一时间把孩子领走换园,会误解老师孤立孩子,而是积极和对方家长、老师积极沟通,帮助孩子理解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从成人身上成长起社交的能力。孩子在社交中的快乐和烦恼都会为儿童带来对于友谊的热爱和追求,为日后融入群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社会性能力是人类童年最重要的发展课题。因为人类是群居的生物,在每一个人的生存条件中最重要的是被群体所接纳和对群体有益。而这一切的支撑全依赖于童年发展起来对他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孩子利用象征性游戏发展社会性能力,比如过家家游戏。成人需要耐心倾听儿童的叙述,无论叙述多么不着边际,不评价。

网络图片.侵删

给孩子读的故事尽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发生的,和能够比较出故事中的人物所想的和实际事物之间有结果的。事情在故事中是有结果的,比如故事中这个人是怎么想的,实际是怎么样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当孩子两到三个月时间去撒谎,只告诉孩子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不要指责孩子,使孩子自己知道撒谎和真实的区别。一般孩子练习撒谎3-6个月时间,“撒谎”的动力自然消退了。

10、文化敏感期 5-6岁

5-6岁孩子开始进入探索人类文化的关键期。6岁进入学前,积累成为学徒的条件,5岁开始羡慕技术高的人。

网络图片.侵删


网络图片.侵删

三、总结

每一个孩子都有内在的敏感性,它使得孩子对某些特定事物表现出敏感性,而对其他事物无动于衷。在敏感期内,孩子能够学会快速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些知识。只要儿童的敏感期一出现,成人应立即帮助他。

网络图片.侵删

什么是帮助呢?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那是儿童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也就是,成人应该持续地为精神胚胎提供一个合适发展的环境,就像母亲的子宫为肉体的胚胎提供成长的环境一样。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展其自身的敏感性,建构健全的人格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