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车终于来了!”
透过车前面的玻璃窗看到,是他。记得第一次见他时,对他的印象就挺深刻的,原因是他年纪比我大不了几岁,约莫着二十八上下吧,而且人也特别帅。当时,他是随车的收费员,距现在也就四个月光景吧,后来,又碰面过几次,记得好像每次都看到他仅仅是在做收费员的工作,另由一个年纪较长的师傅来开车。
村子坐落在大山里,村里的人出去很不方便,需要翻过几座山,越过几座岭,所以,这辆每天一班,早出午归的班车连接起了村子和村外。每次坐在班车上,翻山越岭时,从山脚下盘旋上升,又从山顶下螺旋下降时,就会看看那个全神贯注的老司机,有时,会从心里说声:“谢谢!”如果没有他,村里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小小的天地。如果没有他,一些孩子们可能更晚才走出这群山环绕的村落。
记得第一次做班车来这里时,本来车在向上爬行,眼看快到顶了,心想,快到了吧!谁知,车一个掉头,又开始向山脚下盘旋而下。远处可见交错坐落的星星点点的房屋。当时在想,这么偏僻的地方,为啥还有人住呢?为什么不都搬走算了呢!一度,眼睛是有些湿润的……
后来,随着对当地的一种初步感知,到当地人家里也做过客,吃过饭,突然发现自己的心理发生了转变,这里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很多家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也有超市,广场。那变换着服装的坐坐山,那日夜都有溪水哗哗流淌着的小河,是孩子们嬉戏的天地,是大人们耕作劳动的场所。水里的鸭子,天鹅不见了,在寒冷的冬季,在溪流都结上了厚厚的冰的季节里,它们都躲在了家里了吧!这会儿,他们都在盼望着春天,盼望着溪里肥美的鱼儿们吧!这里偏僻又如何,这里很像桃花源,别有一番美好与欢乐!
那个开了不知多少年的司机师傅可以不用出车了,那个司机师傅对这条通向外面的山路肯定特别有感情吧!那路上的每座峰,每座岭,路上的每棵树,每条溪水……都早已成了他的朋友了吧!山路十八弯,每一弯,每一回都早已熟记于心了吧!
登上车,售票员变成了一个和那个小伙子差不多年龄的姑娘,猜想是他媳妇吧!那个老司机师傅呢?是年纪大了,经不住每天的辛劳了吧!新司机,人开得很稳,没有老司机师傅的那种随心所欲,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好几次路两旁有障碍物时,车几乎完全停了下来,再缓缓驶地驶过。
一条山路,沟通着山路和外面,两代村民,平凡中点亮了人的心灯。如果没有他们,这里的交通定会更加不便,这里的人们定没法接触外面。平凡中造福着很多人!在我看来,在这里,这份活计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交通运输,而是一种文化,文明的最牢固,较奇特的传播,传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