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带儿子去看人偶话剧《丑小鸭》,被演出情况惊了一下。
现场堪比明星演唱会,座位爆满,很多家长甚至还要站在外围。
这样的场景让我始料不及,虽然知道儿童剧应该不至于冷清,但是什么时候竟然这么火了!
我观察了一下,小朋友中也有很多两三岁的孩子,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是抱着娃娃去的。
家长们,为了孩子,真是够拼的!
父母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愿意投资让孩子接受文化熏陶,这是件好事。
结束散场时,一个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声传来,我们又走了几步刚好从他们身边走过。
那个男孩子看起来和我儿子差不多大,四五岁的样子,他正在爸爸的怀里大哭,妈妈在旁边皱眉看着他。
原因不清楚,只听见爸爸冲他大吼:“还哭不哭?再哭一声试试!!”
迎接爸爸吼声的不是孩子哭声的停止,而是更加歇斯底里的哭叫声。
这个声音刺的我心里一阵难受。
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来看话剧?
为什么要带孩子听音乐会?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看画展?
为什么要让孩子多读书?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学学绘画?
我的看法是,让孩子从小就有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过极致的美,体验过极致的善,体验过思考的快乐,那么他可能会更容易善待世界善待自己,他可能会更早的胸中有丘壑,而不会是一个以为世上柴米油盐最重要的狭隘之人。
一个精神的盛宴带给孩子的内在体验也许是我们成人永远无法想象的。
很庆幸很多家长都在砸钱去让孩子拥有这些体验,也很心痛很多家长一边砸钱一边在毁掉孩子的美感和热爱。
我们以为看了这场话剧精神教育就结束了,然后我们又回到生活中粗话连篇、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日子里去。
殊不知,孩子家庭的熏陶可比话剧和音乐会的熏陶力量强大多了,而且是全方位的。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聚餐,一个朋友说起孩子的教育充满了无奈,她说:“都说后天教育很重要,但是我发现其实大多都是先天造成的,不管父母怎么教都不行,孩子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我又想到了“自证预言”四个字,每个人都能用自身的经验来判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比如两个人观点完全相反,但是他们都能用自己的经历和结局来证明他是对的。
我朋友也是一个。
她感受到的是,她不管,孩子这个样子,她管了,一点用没有,孩子还是一个样子。
所以她得出结论,管和不管都一样。
表面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可是问题关键是,她自己日常是什么样子的?她又是怎么“管”的?
我不太喜欢用“管” 这个词来对待孩子,好像家长对孩子只有约束和强迫。
很多时候我们重视一件事不代表我们能知道这件事怎么做,我们知道了一件事怎么做不代表我们就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理解了为什么做也不代表我们就一定能做到。
即便我们知道了一件事怎么做,往往也只是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实际上我们的做法通常也是随大流或者凭经验直觉,未必就是最正确最高效的方法论。
做父母是一项需要我们为之学习践行并探索终身的事业。
就像上面的案例中,能够带孩子去看话剧的父母,应该是比较重视教育的父母了,然而在面对孩子哭泣时,他们可能完全忘记了“教育”是什么,而让本能的直觉反应决定了行为。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考验,一不留神就掉进了直觉的坑。
我自己在教育中有个特别大的感触,我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里,我也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改善,也知道这么做背后遵循的原理,可我仍然在某些时候会用直觉来做出反应。
养育孩子是个持久战,大多的解决方案,无论多么简单,都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止孩子坚持,父母同样要坚持。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真的不是只需要一腔热血就可以了。
都说育儿先育己,我们不止要懂理念,懂方法,更要以身作则的去践行,然后才是教育孩子。
践行恰恰是最难的,也是真正需要我们育己的地方。
看看我们成人生活中那些想减肥、运动、戒烟、早起的人就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若我们自己偷懒、不读书、不讲原则、光说不做,那么就不能要求孩子具有我们没有的品质。
好父母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刻意训练出来的。训练自己当父母和训练自己做一个好员工或者好领导一样。
要有把父母当做事业来做的决心,才有孩子不一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