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在我毕业那会,很多个面试官对我说:
“你不适合做HR。“
简短而直接。
他们怎么能对一个刚要毕业的人力资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说出这么狠心的话?
就因为我在面试的时候,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完?
肤浅。
然后我陆陆续续前前后后被50家企业拒绝了。(嗯,不止50家,就当是50家吧,给自己留点面子。)
看来我真的不适合当HR,只好从南京回到福建。
我依稀还想得起来自己坐在从南京回福建的动车上的落寞样子。
可是没办法,除了HR,好像也干不了其它事情了。
所以还是终于在厦门找了份HR工作。(感谢我的第一家公司,眼光毒辣!)
现在呢?
五年过去了,别人对我的评价是:
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HR了。
你跟我见过的HR都不一样。
什么鬼,不是应该说---“你是我见过最棒的HR啦”,之类的话吗?
...
果然,我还是不适合做HR。
“你适合做xxx”是一个伪命题
看到故事的结尾,是不是念叨了句,什么鬼?
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希望得到“你适合做xxx”的评价时,我们是在寻求认同。当我们一直在寻求认同时,我们很容易就迷失了。
但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但谨慎对待它们!)
- 我想做什么?
- 为什么?
- 我该怎么做能做好?
- ...
所以我想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很多想法。这些想法让我得到了上面的评价。
现在,脑袋中的很多想法闹着要我采取行动
当我们寻求认同并且如愿的时候,安全感是我们的奖赏。这是我们处在舒适圈停滞不前的原因。
当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内心的声音会提醒我们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但采取行动意味着放弃稳定的安全感来源。
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
当二者权衡时,如今的我很容易就选择了采取行动。(真的!!!)
所以任性地辞掉了工作,给了自己半年时间去实践渐渐积累下来的想法。(为什么叫你谨慎对待那几个问题的原因在这)
对我来说,这很像把自己又放回到了毕业时那会的境地。
还好这些年有点长进,比起当时,现在更多的是激动而非不安。
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
---求职咨询顾问
大部分情况下,雇佣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而往往是求职者处在不利的这一边。
- 简历投递后杳无音讯?
- 面试感觉良好面试后却断了联系?
- 谈薪想抬价又怕把offer谈崩了?
- 进了公司却发现落差巨大,分分钟想离职?
- ...
我准备站到求职者这一方,
为他们揭露求职面试背后的秘密,
领他们跳过这些坑。
(所以我这是坑人坑多了,想做好事了?
乱讲,我是回过头来帮助故事里那个男孩子。)
现在考虑覆盖如下话题:
- 简历优化
简历在求职这事情上的重要性被过度地夸大了。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份简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候选人能否进入面试流程,虽然其作用基本也仅限于此。不过在我看过的几万份里(可能不止),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可以有实质的提升。我准备告诉你们怎么让你的简历看起来和你一样好。 - 面试能力提升
面试中最可惜的莫过于,因为面试时的临场表现不好,而错过了本该属于你的机会。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优秀的面试官并不是多数,所以你必须掌握主动权。如何在面试出展示出你最好的一面,我想我能提供一些实在有效的建议。 - offer谈判
很多人在offer阶段太过谨慎,结果体现在直接的现金损失。记住谈判桌上的100块不只是100块,*12后就是几个月的咖啡钱! - 自我价值提升
应该说,这部分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述一切的基础。 - 其它
不想给自己设限,我相信在交谈中会发生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之前的一些文章:
更多:我的简书首页
收费标准:
虽然我暂时实现了财务自由:通过不去想钱的问题,LOL。但咖啡还是要花钱的,所以:
前1小时:一杯咖啡
后续:200元/小时
基本上请我喝上一杯咖啡就能有茅塞顿开的收获加上一年几百倍的收益。(算起来超级划算。)
之二
好吧,我坦白: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你们上面的之一。
其它的想法待沉淀得更清晰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