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白驹过隙,蓦然回首之时,身边的这个小妹已是长大成人了,于是静下心来才恍然发觉韶光岁月的流逝,不免有一些感慨和回忆,因人而异,或多或少,或重或浅,不一而是。
如若按照社会的礼俗,对一个已是成年的人仍喊其为“小”,似乎是有一些不敬,但我本人仍“执拗”地称其为“小” 妹,无论以后她事业大成,抑或是嫁妻为母。究其原因,一是天生本就是一个“怪人”,因此做事待人有时往往就会不合一些礼法;二是本人特别喜欢这一个“小”字,虽然表面看只有区区数笔而已,但却精致小巧而其内在的寓意,往往随着时间的洗礼和积淀,才能慢慢地发现它的有趣和活泼。
谈到“小”,它是形象生动的,因为它能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小妹的幼年,因营养不良而身体“干瘪”,犹如家乡菜园里那一垄垄黄色的胡萝卜。当然,“小”又是富含情感的,因为它让人想到了小妹的纯真,小妹的可爱,与她名字的谐音“芙蓉”放在一起,浑然天成,是那么的契合。或许,这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抑或是上帝对她今生的褒奖。
说来惭愧,如若不是打算闲暇趁早写一些生活的回忆,那么脑海里对小妹的印象似乎只剩下了一片空白。由此可见人真是健忘的,即使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抑或是正如自己在一篇随笔《人狗情未了》说的,生活中越是平常熟悉的,情义最深的,往往健忘的越快,虽不知其是否是生活的一条真理?但至少“狼心狗肺”的本人是这样吧!
谈到芙蓉小妹,焉能少了“跟屁虫”这一个“光辉且高大”的印象。说起来家族很大,人口众多,但怎奈小妹“生不逢时”,呱呱坠地后便在一干兄弟姐妹排行里独霸“老幺”的位置,在那生活有些艰辛的一段童年岁月里,一手鼻涕一手哈喇子,跟着前面排位领先的一众“老革命”们,东跑西颠,偷鸡摸狗,“祸害乡邻”,虽偶有“好事”被告发,引来父母大人的一顿斥责和痛打,但事后想想也是别有一番的滋味和“风流”。因此追本溯源,小妹被“赏赐” 一个“跟屁虫”,既是顺其自然的,更是十分贴切的。然而,如今再谈起这一段跟着“老人”的“光辉”岁月,小妹却已是不懂得一些什么“感恩”了,惟有以“白眼”待之,内心便不由得一阵“呜呼哀哉”!
天生愚钝,启蒙难免就有点迟缓,10岁之前虽见过一些生死但却不知“生死”,始终认为自己是长生不老的或是永恒的,如今回头想想,那时的自己也算是一种现代社会上的“呆萌”了。纵观古今,无论一个英雄或帝王再怎么无敌,也始终难以抵挡时间的消磨。尘归尘,土归土,让往生者安宁,让在世者重获解脱。因此时间既是美好多姿的,也是残酷无情的,或许我们也是被豢养的宠物吧。
如今,芙蓉小妹身在帝都工作多年,虽已是不能常见但彼此仍联系不断。如若逢年过节赶上运气好些,便能“有幸”见上一面“尊容”,嘘寒问暖,顺便调侃一下她那经典的“蘑菇头”和“卫衣装”,引得一众亲戚哈哈大笑,场面颇为滑稽,也算是一种过年的“调味品”吧!
有人曾经将生活比作是网,偏僻入里,大有奉之为圭臬的慨叹。然而芸芸众生,经历多了,年龄大了,每一个人对生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在芙蓉小妹面前,或许目前掌控的格局还不够大,抑或是现在眺望的还不够远,生活就是一方栽种了莲花的水塘儿,风吹时会有一些波浪,雨打时会有几丝涟漪,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不如意的事情总会有那么十之八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仙人的诗句如今虽已有些蒙尘,但文章末尾借用赠之以芙蓉小妹,既鼓其心,更算是一种国庆不能回家团聚的祝愿吧!
哲夫
9/29/2017 9:0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