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共同兴趣的人,能做朋友吗?
观点:两个人能否成为深层次交往的朋友本质是能否产生价值互换,与兴趣无关。共同兴趣只是拉近社交关系的辅助因素,不该执意追求所谓的"共同兴趣",而为自己的社交圈设限。
内容:不可否认,共同的兴趣可以有效得帮助两个陌生人打开聊天的话题让感情升温,使原本处于弱关系的两个人拥有持续保持联系的“有效理由”。它是人际关系里强有力的粘合剂,是附加品而不是必需品。谈实质或许伤感情 --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互换,它可以是“可变现”的物质价值,也可以是能够带来“心灵慰藉”的精神价值。
在强有力的“价值”驱动下,没有共同兴趣的人都能够创造出共同兴趣: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拥有“特点”的人吸引:例如,无论遭遇任何挫折都积极乐观的人,目标感强、积极进取的人… 他们身上存在一个或多个被我们欣赏的亮点,吸引着我们想要主动去靠近。而这样的本质却是:我也想要像他一样乐观,我也想要像他一样自律。因为想要和正能量的他产生更多的交集,甚至愿意和他培养共同兴趣。
当我们为彼此的价值惺惺相惜时,任何冲突的兴趣爱好,都不能够阻挡我们成为朋友:滴酒不沾的我会在他的庆功会,送上一瓶他爱的茅台;毫无艺术欣赏力的他会为我辛苦淘一张音乐演奏会门票。因为我们彼此吸引,即使没有共同兴趣,我们也愿意认可和尊重对方的兴趣。
2. 如何调整心态防止不必要发怒
观点:情绪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表露,需要正确区分。
内容:发怒有时也是必要的,例如孩子的教育、领导对员工的管理,任何人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设置底线,发怒也是一种亮明底线的方式。
在寻找“不必要发怒”的解决方法时,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1)发怒体质
自定义“发怒体质”: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年期妇女、产后女性、青春期的孩子
对于处于“发怒体质”状态的朋友,应该要意识到自己的发怒不仅仅源于引发问题的着火点,还受控于身体的激素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倾诉的方式获得身边朋友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得在发怒时采取物理措施。(例如深呼吸、数数字等)
2)强自尊心
往往自恋者、渴望被关注却缺乏关注的人更容易发怒。
这类人通常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吹捧和满足。需要经常复盘发怒的原因,调整心态,和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当自尊心受挫或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再次发生时,能够理性得反思到“我是因为什么不能满足而想要发怒?”,通过合理表达内心诉求的方式取代发怒。
心得总结:跳脱出局限性思维,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看现在自己面对的问题 (思想升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走出“当事人”的角色,以一种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心态来看待生活里的发怒时,内心的包容性会更强。甚至愿意感受对方的为难,降低给予对方的期待。站在新的思维高度,我们会瞬间感受到“发怒”的不值一提,逐渐认同矛盾的存在。
3. 你怎么看待“职场酒文化”?
观点:秉持中庸之道--不过分依赖酒文化,却也无法丢弃它带来的情感升华,处于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们,应该发展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型酒文化。
内容:
现在社会里,大家对酒文化更多持反对态度。我们认为,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因此,“酒文化”的盛行与其对应的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更适用于闭塞的、熟人化的社会群体。正因如此,“酒文化”更容易盛行于发展不成熟的人情依赖型组织,例如军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因为它不够公开透明,不擅长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获取“生存”,而“通得人情”便成为获取优质生存资源的有效手段。当然,想要成为交际圈里的社交达人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手段在自己身上未必用的了,有些方式自己也未必能想到。然而,“喝酒”这项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本领,却在中国人的圈子里,用于拉近情感距离特别有效。
谈一谈“酒文化”的优势:酒精的麻痹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会降低,感性认知占据上风,更容易建立情感信任,促进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从而推动一些项目的实施。而在强理性的状态下,想要快速达到这种效果却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因此,“酒文化”是促进社交的有效调和剂。
谈一谈“酒文化”的劣势:过度饮酒需要付出自己的身体成本,同时前面也有提到,“喝酒”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社交方式,并不适用于竞争激烈的、追求公平的现代文化。
写在最后:
碍于拖延症,这份话题总结终于在今天写完了。其实刚刚看到第75期的3个话题时,整个人都是毫无主见的懵状态,所以我没有加入任何小组的讨论,而是观察和记录大家的观点。这次活动过程里我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多的思想撞击,反而是在梳理大家的内容,形成这篇文章的时候,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见解。正如零层级宣传的主题,每个人都是这项活动的内容创作者,每一个分享者对话题的认知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互为“师生”,相互学习。正如我所做的这一份内容,从“毫无见解”到一整篇的文字,里面更多的是揉合参与者的观点,却不可避免得加入了自己的“偏见”,我视这份“偏见”为我的成长。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愿意加入,让这份成长的喜悦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