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样准备:
a.采样人员应熟悉动物防疫的有关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b.熟练掌握采样工作程序和采样操作技术。
c.采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
二.动物血液采集:
1.采血过程应严格保持无菌操作。
2.采血用的注射器和试管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菌。
3.在采血、分离血清过程中,应避免溶血。
三.样品送检(三要素):
1.采样记录
2.样品的包装(三层)、编号
3.样品的保存、运送
四.样品采集和检测中注意的生物安全要求
(1)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2.脱掉防护服用品顺序:
摘下防护眼镜——脱掉防护服——摘下手套——脱掉帽子——脱掉鞋套或胶鞋——摘下口罩
(2)样品检测:
1.人员的防护(头套、白大褂、口罩、手套、实验室专用鞋)
2.样品处理环节:样品接收、开箱、处理后的余样、废弃物、器械、生物安全柜的消毒。
3.核酸提取、反应液配置环节
手套的更换(至少3次)
样品处理(1双)
核酸提取(1双)
试剂的配制(1双)
4.废弃物处理(高压蒸汽灭菌法)
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1.密封、低温(24小时内,4℃快运;24小时以上冷冻)(用于细菌检测的样品不能冷冻)
2.防破碎;附简要说明:样品背景信息、需要出具的报告单位、送样人及联系方式等
3.接收流程:样品接收、登记——样品的对接——检测信息确认
4.样品的制备:
a.新鲜组织样品
b.血液样品
c.其他样品
d.生物安全注意事项
4.样品的留样
有些样品需按各自储存要求存放,出报告15天后可以处理可视情况进行留存
对于细菌检测的新鲜组织,检测室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可集中消毒处理,不进行留样备份。
六.禽病常见实验室检测方法介绍、检测方案制定及结果分析
赵老师的课程理论知识性较强,加上实际工作中较少接触到,在这里不做总结。
七.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原理、操作和全流程质控要点:
1.流程:临床判断——采样——运输——制样——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核酸扩增——结果分析——解决方案
2.非瘟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出血热
3.潜伏期4-19天或更长(不确定)——与毒株、宿主、感染方式有关
4.荧光PCR检测原理:温变反应、指数扩增、染料显示
5.扩增步骤:变性、退火、延伸
6.荧光PCR是:
a.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增产物量的变化
b.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7.荧光定量PCR操作
核酸检测操作五字诀:温、混、纯、准、稳
温:控温 环境温度18-26℃,试剂/试剂盒回温充分
混:混匀 充分融化,涡旋混匀,瞬时离心
纯:提纯 样品预处理:针对不同的样品进行处理 核酸提取与纯化
准:精准 微量移液器 :校准
体系配制:准确
仪器设备:升降温精准
稳:稳定 环境稳定 人员稳定 设备稳定
八.ELISA(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1.包括:固相载体、包被抗原或抗体、酶结合物、酶作用底物
2.类型分为:
测定抗原: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竞争法
测定抗体: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法、捕获法
九.病毒血凝实验原理:
病毒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特性称为病毒的血凝特性
具有红细胞凝集特性的病毒称为血凝性病毒。如: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等。
十.1%红细胞悬液配制:
1.吸取1ml柠檬酸钠液,采集2-6月SPF公鸡或未进行过任何免疫过的成年公鸡血液(抗凝剂与血液比例1:4)
2.加入2倍以上体积的PBS溶液,轻轻上下颠倒数次混匀1500r/min离心5min
3.弃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膜,重复步骤2次,第四次2000r/min离心10min
4.弃上清液,吸取离心管底部红细胞1ml加入事先准备的99mlPBS,即成1%红细胞悬液。
十一.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
操作流程:1.抗生素选择
2.培养基选择及制备
3.菌悬液制备
4.平板涂布
5.贴药敏片与培养
6.结果观察及制定
十二.总结:以上内容总结为今天所学,自己能够吸收得了的知识点,也是我们服务站日常检测所涉及到的内容点。有的老师授课内容没有在此次总结中体现,考虑到时间太晚,明天还有实操课,培训完结后再做一次体统的总结。
感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