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史蒂芬 茨威格(1881~1942),享年61岁,奥地利人,他在小说、戏剧、传记等诸多方面均有多部著述,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
茨威格出生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学生时代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到西欧、印度、美洲等地游历,结交罗曼罗兰、弗洛伊德等名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开始流亡生活。
由于他长期处在动荡不安、被驱逐的战争阴云下,茨威格的精神世界逐渐崩塌,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身亡。
二、小说故事简介:
1.小说的引子,中年妇女与年轻男子私奔的桃色事件
人至中年的亨利艾夫人,抛弃孩子和丈夫与一位刚结识不久的年轻俊美的男子私奔,此事引得众人纷纷议论。
作者“我”因为冷静理性的发言,让一位67岁雍容华贵的C太太对我另眼相看,她很信任地找我述说了二十五年前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更加离奇荒诞的往事。
2.C太太在赌场偶遇年轻男子
C太太的娘家是标准的富贵之家,家里有几个大工厂和许多的田产,夫家也是名门望族。
夫妻两个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他们经常带着两个儿子去各地游玩。
不料,天有不测风雨,在她四十岁时,丈夫身患重病离世。
C太太伤心欲绝,悲痛万分,为排解悲苦她先后迁居巴黎、蒙特卡洛等地散心。
在蒙特卡洛(世界有名的赌城),她时常光顾当地的赌场,在那里以观察赌徒而消磨时光。
她丈夫生前曾多次带她去过赌场,并让她学会观察赌徒们的手,告诉她说,比起观察一个人的面容神态,手的动作更能真实地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工于心计城府很深者的手平稳安静,贪婪者的手紧紧地握着,企图抓住什么,犹疑不定者的手总是不停地动……每一双手反映出一种独特的人生。
有一天吃过晚饭后,C太太毫无困意又到赌场打发时间,一双白皙修长的手牢牢吸引住了她的注意,那双手和其他赌徒粗糙的手完全不同。
C太太顺着那手往上观看,发现一张二十多岁清秀俊逸的脸,但那张脸上同时还夹杂着激动、暴怒、失落的神情。
很快,年轻小伙子输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他颓废凄惨地离开赌场,仿佛他输掉的那些钱带走了他的灵魂,他似一块毫无生气的木桩,与其说一点点往前挪动,不如说一步步走向死亡。
C太太看到那年轻人呆滞的神情,走路时无力的步履,突然意识到他出门是寻找解脱的。
她想阻止他做傻事,便紧紧跟着他,年轻人瘫软地躺在路边的长椅上,一动不动。
C太太站在不远处紧张地盯着他,但又不知该怎么办。
就这样不知站了多久,大概是午夜时分,天突然下起大雨来,C太太急忙跑到不远处的亭子下避雨。
而那位输光了所有的年轻人仍然一动不动地躺在长椅上,任凭风吹雨打,仿佛失去了知觉。
C太太实在看不下去,她冲进雨中,拉起那个年轻人,让马车就近把他们拉到一家普通的旅馆,她原想让他休息一晚,第二天就把他送回家。
3.C太太和年轻人在旅馆中令人迷醉的夜晚
马车把他们拉到旅馆后, C太太担心年轻人会在旅馆内自杀,便留下来守着他。
两个人在旅馆中度过了特别的一夜。
年轻人为感激太太的帮助,也为自己赌场失意的发泄, C太太一心想救赎企图自杀的男子,内心深处还有寡居多年对异性的渴求,他们谁也不甘示弱,都想征服对方,那是充满激情与斗争的一夜。
无论C太太过后怎样向人解释,我读过小说之后总感觉她从心底还是很喜欢年轻男子的,他和她儿子的年龄差不多,他有异于常人的俊美和颓废,激发起了她身上强烈的母性,不希望一个像她儿子一样的年轻人,因为一次赌局的失意就失去宝贵的生命,他激发起了她想要保护拯救他的欲望。
4. C太太对年轻人产生了爱和依恋,而年轻人却赌瘾难戒
第二天中午,C太太邀请年轻人共进午餐,答应送给他回家的路费和赎回他婶母的两枚珠宝胸针的钱。C太太要求他今天必须动身回家,并且向她起誓,今后不再赌博。
吃过午饭后,C太太雇了一辆马车,两个人沿着海边观赏风景,此时她已经爱上了这位年轻人,心里盼望着他能挽留她,恳求她和他一起离开,谁知年轻人竟毫无此意。
他回家的火车是晚上七点半出发,她们约定7点在火车站候车厅见面,作最后的告别。
C太太因为要参加当晚表姐家的聚会,当她匆忙赶到火车站时,火车刚好离开, C太太为没能见到年轻人而伤心难过,她甚至做好和他一起私奔的打算。
当她心烦意乱地再次走进赌场,想重温昨晚和他初次相遇时的情景。
C太太意外地发现,那年轻男子并没有乘坐火车回家,竟然拿着她给他的钱再次赌了起来。
她劝年轻人赶快离开赌场,却遭到他的恶语相向,他叫嚣着让C太太快点走开,说她给他带来了晦气。
当着赌场那么多人的面, C太太受到了年轻人的羞辱,她伤心欲绝地跑开,离开了赌场,乘坐当晚10点的火车去往巴黎。
C太太经历的这个让她终身难忘的故事恰好发生在24小时之间,对于她来说是荒谬怪诞的、不可思议的24小时,它差点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三、读后感悟:
C太太对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无法原谅自己的鲁莽,几十年以来难以忘怀此事,每每想起自己做过的荒唐事,后悔不已,几乎折磨到了她神经错乱的地步。
她向作者“我”说出埋藏在她心中25年的事情,以求解脱这些年来独自默默隐忍而又自怨自艾的苦楚。
赌博这种恶习一旦沾上,很难戒除,而且是十赌九输,妄图靠赌博发财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所以,当你生活中遇到赌徒,千万不要招惹他们,要远远地躲开,尤其不能嫁给有赌瘾的男人。
这个时候女人不能同情心泛滥,滥用自己的关爱和耐心,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让他做出改变戒掉赌瘾,事实证明他不仅不会改变,反而会让你名誉尽毁,白白吃苦受罪,而且毁了自己清静美好的生活。
C太太和年轻男子在赌场的意外邂逅,她自我牺牲的一段救赎,她母性的泛滥,良宵一度后,不料女子却动了真情,渴望和年轻人双宿双飞,却不知他一旦拥有了金钱,赌瘾会再次发作,会毫无顾忌地走进赌场,不输光手中所有的钱,绝不会善罢甘休。
C太太以为凭借自己无私的付出可以感动男子,其实她错了,她太天真了,她只是感动了自己,她的这些所作所为在赌棍的眼里啥也不是。
赌博的人可以说是六亲不认,一旦他们上了赌桌,贪婪的本性全部暴露,赢的时候想赢的更多,输的时候想捞回本钱。
此时谁让他们离开赌场,无异于断了他们的财路,要了他们的性命,如果你强行把他拉出赌场,他会和你拼命的。
我就亲眼目睹过邻家大嫂的遭遇,她把在赌桌上的老公叫回家,结果到家之后,男人居然把老婆的衣服扒光,用皮带抽打她,更变态的是他把自家的门从里面锁好,不准别人进去拉架,赌徒的心肠简直让狗给吃了。
人性是很贪婪的,赌桌的一时得意会慢慢吞噬掉一个人,面对伤害和意外,我们要及时止损,果断离开,不要婆婆妈妈的优柔寡断。
C太太为了挽救年轻男子的生命,为他花了很多金钱又献出了自己的身体,依然换不来一颗为赌博而疯狂的心。
以她高傲的性格这样的事情足以让她气愤郁闷一辈子,她尤其害怕这年轻人日后会把此事向众人抖露出来,并且借机敲诈她的钱财。
许多年后,在一次朋友的宴会上,她听到来自赌棍那个地方的人说,那个疯狂的赌棍10年前就在蒙特卡洛自杀了,真是一个疯狂的死不悔改的家伙。
女人通常有一种母性的本能,看到弱小可怜的,越是放荡不羁无所谓的人,越能激起她强烈的欲望,想拯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是在拯救别人之前,还是先多想想自己有能力吗?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农夫与蛇的故事、小羊与狼的故事都应该让我们引以为戒,作为我们人生的反面教材,时刻谨记: 救助别人之前,先保护好自己。
作者史蒂芬茨威格在小说中的观点开篇就说出来了: “我们要了解别人,而不是审判别人”,对C太太他是宽容与理解的,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同情与怜悯的人道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