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舍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作品《济南的春天》《骆驼祥子》等。《济南的春天》让我喜欢上了北方城市的春天。《骆驼祥子》让人感叹底层民众在命运中的挣扎与沉沦。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一生写作800万字左右,其作品除大量的小说外,有新旧体诗歌、散文、话剧剧作、歌剧剧本、电影剧本、京剧、相声等。可谓各个领域创作颇丰。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公认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
《幽默的生活家》收录了老舍的57篇散文。本书按照人间山河、半斤幽默,八两山河、总有些人常在心、一些小感慨、心怀领略过生活五个方面进行收纳整理。
通过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艺术风采。他的文章真诚厚实,读来犹如一个老实人侃侃而谈,但其间不乏智慧,更不乏幽默风趣。
一、文学大家也得面对熊孩子
我们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少都会有些抱怨,生活中多了些麻烦,多了些负担,但同样也多了些甜蜜。
读了《有了孩子以后》这篇散文,引起了我太大的共鸣,不禁感叹文学大师也得面对熊孩子。
“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开篇就是自嘲式的无奈。
“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提教养的花费,只就淘气哭闹而言,已足使人心慌意乱”。这句话,总结得太到位了,一语道出很多为人父母的痛苦与无奈。
全篇讲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真是生活写照,读来不禁让人莞尔一笑。不禁感叹原来和我家里的经历一样。
二、读书
读于读书,我们有时候不免困惑。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一本书读不下去怎么办?读这么多书又能记住多少呢?
困惑的时候,不妨看看老舍先生对于读书的态度。
“第一,我读书没什么系统。借着什么,读书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读至此处,我终于豁然开朗,读不下去的书,放下就好了,不能让书把自己限制住。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
哈哈,这句话太幽默了。我终于也可以释然了。读书干吗非要记住,再也不会为难自己了。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自己心里。爱念什么就念什么,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
第五,哼,算了吧。”
老舍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是一位幽默的大师,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想法。生活中的点滴在他笔下真实的流露,更能让读者感到一个真性情的人。风趣真是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