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辛弃疾



        秋天,就像一块人生的界碑,这边写着年轻,那边写着老去。

          辛弃疾曾在他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为这块界碑做出了完美的注解。

          为年轻,他写“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老去,他写“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从此,秋天与愁,合二为一,成了年龄的界定,成了成熟的标志,成了岁月的窖藏。

          你坐在这边借酒浇愁说着孤独寂寞冷,我坐在那边举杯邀月说着寂静安稳生。



          一样的秋天,坐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风景不同,人生的领悟自然不同。

          年轻的生命,在秋天就像花开,总想占尽风头,颜色要比得过枫叶,香气要超得过稻谷,妖娆要赛得过云彩,长久要争得过南飞的雁。

          一旦有些许的不如意,他们就开始满脸愁绪,有人因此消沉,有人因此伤感,他们或一个人躲进黑暗,或一群人挤进阑珊,他们要哭泣,要呐喊,要抱怨。

          老去的生命,在秋天就像劲草,总是牢牢地抓住土地,他们不与花争艳,不与稻谷争香,不与天空争云朵,不与蒹葭争诗意。

          一切的事与愿违,他们习惯了欲说还休。知道说也没人听得懂,知道说也必须自己跨过去。不如安静地接纳,与一场风雨博最后的命,与一层落叶暖岁月的凉。

          年轻,会说秋风好无情。老去,只说天凉好个秋。



          其实,秋天是一样的秋天,只是不同的年纪,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爱上层楼者,一边欣赏着无边的秋色,一边抱怨某一场风雨的不合时宜。

          欲说还休者,一边接纳着秋风秋雨的鞭打,一边微笑着说今年的秋天比去年斑斓得更早一些。

          年轻啊,总将一场小小的风雨,就当成跨不过去的高山,习惯去妥协,习惯用忧愁去涂抹年轻的脸,或博得几分同情,或装得几分沧桑。

          其实,哪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呀,你可以换一条路,你可以改正错误。

          老去啊,才是真的到了没有退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被迫改变的机会却越来越多。容颜在改我们,健康在改我们,孤独在改我们。我们唯一能左右的就是自己的心态。

          曾经,我们在金秋的诗行里,写着莫名的愁。现在,我们在自己的秋天里,却只写温暖我们的手。



          我们都曾在界碑的这一侧,登高望远,将一个秋天歌颂。当我们不得不迈过界碑,才真正成了秋天里的人。

          独坐高台,不必悲悲戚戚。这里曾坐过古人,也必将还有来者。我们不过是其中一员,坐过古人坐过的地方,却看到了不一样的秋色。

          有幸并肩,我们便欢欢喜喜。秋天,是季节的四分之一,是人生的二分之一,与谁分享如此珍贵的岁月,都是一生的运气。通过彼此的眼睛,我们可以看见两个秋天。

          秋天,不是无情物。它教会年轻懂得忍耐,没有年轻走不出的新路。它教会老去懂得寂静,没有接纳稳不住的岁月。

        在秋天这座界碑的两端,年轻,尽管爱上层楼,不必强说愁,那些愁都是从年轻到成熟的礼物。

          老去,尽管爱上沉默,不必尽道凉,那些凉正是秋天独有的朝暮。

        此刻,秋风从窗口挤进来,我们相视而笑,欲说还休……



文字:爱吾爱

图片:网络,诚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