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导演不谈,《大象席地而坐》究竟如何?

此处将有大象鸣叫

最近,一部名叫《大象席地而坐》的电影突然就火了,自11月19日获得“金马奖”之后到今天依然被无数网友讨论,热火朝天。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的《大鱼海棠》和《百鸟朝凤》,两部电影也是“莫名”成了人们口中议论不尽的话题。一看新闻,原来前者花了主创人员十年的心血,一度流产,经由网上众筹才得以起死回生,后者则因导演下跪而“一炮打响”,确实收效甚巨。


《大鱼海棠》


《百鸟朝凤》

《大象席地而坐》难免受到导演之死的影响,当人们得知电影背后的故事时,情绪激动,忍不住要去看看。在知名的“豆瓣电影”上,光是对此电影的评论就接近三万,这对一部小众的文艺电影来说真是有点“受宠若惊”。本来也在情理之中。我在看完这部片长三小时五十分钟的电影时也会想起导演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秘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无须直面电影本身。目下,就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电影堪称大师级别,当与贝拉·塔尔一较高下,所谓名师出高徒,一种则以中国著名导演王小帅为首,指出电影的混乱和肤浅,甚至破口大骂。两方相持不下,莫衷一是,当然是这样的结果,套用那句“诗无达诂”的话,可以说“影无达诂”。

细细一想不难看出,多数评价是建立在导演之死的氛围上的,在这种氛围的笼罩下,似乎你不得不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是才能不负良心。王小帅又是怎么回事呢?作为制片人,眼看电影不受控制,一怒之下,一段话破口而出:

那个长版本很糟很烂。明白了吗?我是专业的,也是监制也是投资人,我的声望也更不希望看到费了那么多心血的东西如此之烂,我要脸。但可怕的是你如此贪念不自知。表达的东西?你以为别人是傻逼看不出来你那要表达的浮浅的东西?冲着空气骂这个世界多少操蛋,这种笑掉大牙的表达?好了,我没有建议,我还要面对其他投资人,已经无法交待了。要是有哪位高人欣赏你那版本,你去找他让他出钱把它弄了,我退出。

关于你的混乱真的建议你去医生那看看。已经应该是病理性的了,要注意。

此话伤人,情绪太重,也跟他对导演的看法相关,权当参考。

然而抛开导演不谈,《大象席地而坐》的成色究竟如何?

电影讲的故事不复杂,四个人一台戏,各有各的生活困境——

韦布,父亲受贿被开除,整日往他身上撒气,他试图反抗,但没有成功,在学校却因帮助朋友出头失手伤人,出逃。

于城,大哥级别的人物,手下有一帮小弟,不务正业,但颇有头脑,然而却因为求爱遭拒睡了朋友的老婆,致朋友跳楼而死,而后那个废物弟弟重伤不治,他却毫无办法,与家人不和,精神恍惚。

黄玲,花季少女,有一个邋遢的、忙于谋生的母亲,从小缺少父母之爱的她与学校教导主任关系暧昧,后被公之于世,选择离家出走。

爷爷,不知其名,有一套小房子,却被儿女“霸占”,有一只狗,却被另外一只狗咬死,面临去敬老院的结局。不知如何选择,内心矛盾,表面波澜不惊。

四个人关系错综复杂,韦布伤了于城的弟弟,黄玲是韦布的朋友,爷爷扔掉死去的狗时被韦布发现,韦布向其借钱,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由一个“大象席地而坐”的传说相连。于城起先打算去满洲里看大象的,他觉得有意思,在电影的末尾处,他被韦布的同学李凯用枪击伤,遗憾未成行,剩下的三人坐上开往满洲里的汽车,最后,听到一阵象鸣。

一个关于逃离与拯救的故事,他们因家庭而陷入困境,纷纷想要逃离出原来的生活,好像目的地满洲里那头大象能够拯救他们一样。他们逃离了吗?他们获得拯救了吗?不得而知。

为了表达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导演采用的是长镜头和昏暗的场景。长镜头可以有效地捕捉人物行为的全过程,呈现细节,这种纪录片式的长镜头也使得情节的真实性变得更加可靠,因为长镜头拉近了观众的经验与电影的关系,而昏暗的场景则渲染了一种沉闷而压抑的气氛,全片只要涉及室内的场景,都没有灯光,制造了一种停电的假象,又仿佛本来如此,人物就在这些昏暗的场景里对话、行动、沉默等等,让观众产生一种绝望的无力感。

导演无疑大胆地,果断地,鲜明地,展现了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强烈的个人风格。长镜头的运用对任何导演来说都是挑战,而昏暗场景的全局铺开,也需要勇气,极容易适得其反。这一点值得肯定,就连他的导师贝拉·塔尔也对他的尝试大为赞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虽不说实至名归,但也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毕竟,一来,“金马奖”的公信力近几年稍有下滑,很难重现昔日辉煌,二来,得奖与否并不是判定一部电影好坏的最高标准,或者说唯一标准,就算是同为“金马奖”的获奖电影,其中也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但是,比起贝拉·塔尔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无疑还有诸多不足,虽然导演胡波“不知不觉”中师承贝拉·塔尔,确实有其过人之处。有记者问贝拉·塔尔怎样看待胡波对他的模仿,贝拉·塔尔坦白地表达了自己对胡波电影个人风格的肯定。

《大象席地而坐》最大的缺陷在于其“封闭”,整部电影就像一个封闭系统,完全受到作者的强力控制,那头大象一直在等着众人,所以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去往满洲里,一切都围绕的这个“动机”,再没有别的。柏林电影节评审评价这部电影说:

近四小时的放映时间超过了传统的影院格式,但没有一分钟厌倦。电影让观众深入沉浸在一个外部情感世界中,因为这个外部世界提供了使观众产生自我认同的接触点。导演以极大的同情心追踪角色所遭遇的冷漠、忽视、拒绝和暴力,似乎这几个角色是他自我的几个分身,用电影对环境进行悲观的盘点。故事的严肃性和悲剧性融于利落而不矫情的对白中。摄像机轮流紧贴每个角色,静态地捕捉动态。该片是导演留下的非凡遗作。”此话在理,但未说到“痛痒处。

“电影让观众深入沉浸在一个外部情感世界中”,这里的“外部感情世界”是就电影本身而言的,但此“感情世界”却指向那头大象。看完这部电影,除了被其中的绝望和压抑击中,就剩下“拯救”。在另一部短片《井里的人》中,胡波也创造了一个“封闭系统”。

反观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那种开放与辽阔,观众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扇门。片中长达数分钟的赶马镜头,不觉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那个不停搬运石头的西西弗斯,或者什么都没有想起,只是看见一匹马走了数分钟而已。这部电影没有主题,不确定,正因如此,才经久不衰,值得一看再看,著名思想家苏珊·桑塔格曾对这部电影推崇有加,说她自己每年都要看几遍。


《都灵之马》

退一步,贾樟柯的《天注定》也是一部开放式的电影,与《大象席地而坐》“讲故事”不同,《天注定》只是在用镜头“描述”现象,因而显得余味无穷,生活远比电影有味道。

说得细些,电影的叙事逻辑也有漏洞。比如于城的朋友为何一言不发就跳楼,说不过去,电影中也没有相应的交代,一句“我那朋友过得挺惨”无法道出其中原因,可以大打出手,从此绝交啊?比如于城将朋友自杀的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与于城本人的性格不符,他是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怎会推卸责任?最好的方式就是弃之不顾。再比如韦布,于城的弟弟摔死只是一个意外,他为什么要跑?似乎为了跑而跑。李凯最后又为什么要自杀?完全没有必要,动机何在?难道只是因为懦弱?可电影中对李凯的懦弱并无适当交代,铺垫也显得不到位。为什么韦布要去看大象,谁告诉他的?他要去看大象,所以于城的弟弟受伤了他可以不管,家里被于城打砸也一通可以无视,奶奶死了也无动于衷,最后于城被李凯射伤,李凯紧接着饮弹自尽,他也可以熟视无睹?就为了去看大象,一切都无所谓了,好像就是为了成全作者的这种“恶趣味”(这一点从“有一头大象,他妈的就坐在那里”可以看出),所有已发生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又为什么非看大象不可呢?这种动机如同与生俱来的,说不通。韦布可以不去看大象的,生活并不会变得更糟,黄玲就更不必了,她还有心思看大象?那个爷爷,也来凑上一凑,犯不着,也没理由。

另外,电影中的人物对话也不真实。比如电影开头的那一句“一天他妈的又开始了”,不像一般人说的话,倒像是一个哲人说的,比如尼采。教导主任那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像是从某本书里面抄来的台词,在当时的场景下也不必说出,对面的黄玲问:“人们怎么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呢?”教导主任道出了一段充满哲理的大论。这部电影并没有《等待戈多》的那种贯穿始终“虚无”啊,它分明要表现某些现实。去满洲里之前,爷爷也说了一句“警世”之言:“人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或许觉得,去另一个地方会好一点吧?但是越活越明白,去哪里都是一样的。只是年轻的时候,需要骗个谁,你明白吧?”顿悟,怎么就顿悟了呢?等等。

毕赣的《路边野餐》没讲什么故事,情节不多,但却很符合诗的“逻辑”,因为它是一部诗性电影,主人公在“追寻”着,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而《大象席地而坐》显然不是“诗性”的,所以它得遵循“现实”的逻辑,遗憾的是,导演没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电影的“真实”大打折扣。评论者所说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是“形式真实”。所有的细节都被导演死死攥住,导演的“干预”过于强大也是这部电影走向“封闭”的重要原因。


《路边野餐》

每部电影都有其不同之处,很难归类,也就无从比较,然而历史上那些经典电影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比如其“开放性”,这自然不是唯一标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意思就是,评价一部电影有其标准,即“经典性”,而这种“经典性”表现在电影中,就是“开放性”。

总的来说,《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充满闪光点的作品,在众多电影中独树一帜,但它缺乏“开放性”,即使长达四个小时,也谈不上丰富大气,算不得一流。不过,在当下商业电影泛滥的局面下,值得一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7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4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8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99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09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6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7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2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9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67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9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7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8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5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