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小贴纸。路队安静的,写字工整的,坐姿端正的,听课进步的,吃饭不挑食的,有其他进步的……每张贴纸都是一个亮闪闪的优点,都是孩子们心里一颗小小的种子。海博发言积极了,小煜听课专心了,鑫淼作业速度加快了,振宇吃饭剩的少了,熙权能够坚持举手发言了……我该多么高兴。
然而,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午饭时,领导说一年级就餐太吵了。大部分孩子已经吃完了,没事做当然就想说两句。我想起以前的行为规范训练,吃完饭后孩子们都是倒背双手在凳子上坐着,直到带队的同学吹哨。可我不想让孩子们那么做。
还有,早晨发了面包,没吃完面包是不允许去拿馒头的。剩饭剩菜要给班级量化扣分。在家吃饭慢吞吞的陶小淘,都要在我狠狠的注视下把一晚她最不喜欢的青菜吃光光。可是,别的孩子呢?
我好无力。一个家庭用六年的时间培养出的就餐习惯,我一个人如何能在开学两周就给他们纠正?各种不爱吃的菜,各种不雅观的姿势,各种理由。每次早饭午饭,我都是端着碗转来转去,学着巴学园里小林校长的样子,跟他们说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我多希望孩子们像在巴学园一样,健康却又自由地长大。可是,这里不是巴学园。
这里要的是整齐划一的产品,是刚上一年级就队列整齐步调一致的机器人,要的是听话的孩子而不是自由的孩子。我想象着去实践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的理论,每次还来不及收获,就被学校的各种评比各种通报打回原地。
这里,不是夏山学校,也不是巴学园。
更痛心的是,没有人懂。
当孩子们在操场上练队列,不专心的同学被老师扒拉一下,爸爸妈妈们就坐不住了。我分享一则希望老师宽严相济的文章表达一下我的立场,就有家长转标题低俗的跟女老师有关的视频还特意@我一下。
当了快二十年的班主任,从来没觉得如此无力。心力交瘁。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家三口甚至五口人六七年里形成的影响,造就的习惯,凭班主任一己之力,在如此短的时间,能改变几个几许?尤其对于一个不想手拿大棒做巫婆状的班主任?
去年的心理课上,老师说当你面对着一个孩子时,站在他身后的,还有他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氛围。是的,这就是让每一个班主任无力的根源。鲁迅先生痛心疾首地把国民性剖开给人看的时候,他的心一定也在滴血。人们呀,为什么不觉醒?是啊,他们当然不会觉醒,因为在他们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三观,有坚不可摧的固定行为模式。你焦虑的,他们不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明知用滥了的句子,却再找不出第二句能更恰如其分。
真的,我不是个完美班主任。我一天到晚跟孩子们泡在一起,陪吃陪学陪睡,晚上点评作业都顾不上自己孩子,还是一样,既不能提高班级量化,又不能让家长满意。我的教育情怀,我对孩子的爱和期待,我一张张的小贴纸一个个的小红圈,在这个不能释怀的周一,都变成一地鸡毛。
随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