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三年级,一个眉目清秀、性格开朗的小男生。这是我对他一开始的印象。
后来某一天,他突然在课上打了同桌一拳,原因是同桌骂了他皮厚。要不是及时拦住他,他的脚就要踹到同桌腹部了。
当时他非常激动,额头青筋暴起,拳头捏得紧实实,眼神凶光毕露,吓坏了在场所有同学。
我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问题,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哪怕今天花一节课的时间,我也要把问题解决。于是我让他到讲台上来。
我先轻柔地问了一句:“你觉得打人这个动作,对吗?”
我刚问完,他立马一巴掌扇了自己,大声喊道:“对不起老师!”
这一巴掌,切切实实把我吓到了。
但凡孩子出现性格问题,一定是他的生长环境出了问题。
我在脑中迅速搜索他家长会时来参加的父母形象,我记得都是他妈妈来参加的,是一位始终挂着客气微笑的温柔女人。我暗自摇摇头,笃定一定是孩子的父亲有暴力的恶习。
那一节课,我并没用来解决问题。因为家庭问题是根深蒂固的问题,不是我苦口婆心花点时间就能摆平的。我先让他回到座位,上完这节课后,我联系了他的妈妈。
当晚,我先试探性地问了他妈妈,孩子有没有接触暴力的场面。他妈妈想了想,说没有。然后我和他妈妈聊了聊上课的情况,他妈妈反映,这孩子从小脾气就不好,那天他早上吃早饭时正好与爸爸吵了嘴,就把怒火带到学校去了。
教育讲究细节,但不能放大细节,否则你会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像样。我深知这一点,也认为是我大惊小怪了。事后好久,小男孩表现得都很乖,我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直到期中考试来到,一切问题浮出水面。
那是期中考试揭晓的第二天,我从校门口经过,老远就听到一个女人大声训斥的声音。我走近一看,竟是男孩的妈妈在训斥男孩!
那么一个温柔的女人,此刻正发了疯一样撕扯着儿子的书包,小小的身体被书包牵引,就像站不稳的木偶。小男孩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任由妈妈训斥:“你真是笨到家了!考这么点分!我要是你,哪有脸回家吃饭!真是丢死人了!”
震惊几秒后,我才冲上前去,笑着对他妈妈说:“快上课了,要不先让孩子进教室吧。”
我这么说,是不想让她难堪。谁料这个平时客气到不行的女人,此刻竟然连人都不理,直接恶狠狠地对他儿子说:“晚上回家再收拾你!”说完爬上车,扬尘而去。
原来,我没有想错。男孩的暴力因子来自疯狂的母亲。
到了四年级,小男孩不在我班了。但我还留有他妈妈的微信。
他妈妈的每条朋友圈都很浪漫温馨,不是喝茶读书,就是相夫教子的贤惠,若非当初亲眼所见,我真是打死也不敢相信,这个浪漫温柔的女人,竟会是那般模样。
我相信,大家的朋友圈有很多这样的妈妈,有时俏皮可爱地“吐槽”孩子的让人觉得很有趣;有时浪漫文艺,让人觉得温婉大方。我希望,朋友圈能少些相夫教子的贤惠,一般育儿成功的家长,几乎很少晒孩子的生活。
次生林,一线教师,不谈大道理,每天三分钟,让你学会简单而实用的教育方法。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说出感受,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