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学生时代读过作家陈忠实的很多作品,随着时光的推移大部分都忘得差不多了,唯独中篇小说《四妹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十年后的今天一个偶然机会竟在商务印书馆欣喜偶遇了陈忠实的作品合集,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迫不及待翻开目录直接找到《四妹子》,一口气读完。
《四妹子》描写了一个陕北农村的姑娘为了生存走出大山来到关中平原投靠二姑,嫁给当地一个富农成分的青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和封建守旧的家长制度,依然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游刃有余的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即使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精神依然难能可贵。文章颇具清新的田园风格,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读完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姐——兰娃。
兰娃比我大两岁,她父母和我的父母是几十年的朋友,在我家搬去镇上之前我们一直是同村。据说很小的时候她父母就把她拜记(形式上的过继只须更改称呼)给我父母,因此她一直称我母亲为干妈。小学四年级我家搬到镇上我便去了镇中心小学上学,周末或暑假她常常会来我家玩,我们便一起做饭洗衣服诉说各自的小秘密。有一年夏天我妈给我和她一人买了一条当时流行的公主裙,我们便一起拍了合照。在那个照相不是太便利的年代,那张照片成为我们小时候为数不多的漂亮的合影。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一个可以诉说小秘密的姐姐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我们总以为童年的时光无比的漫长。
后来我考上了镇重点初中,接着考上市重点高中,而聪慧灵巧如她却只考到一个本地很次的中专。因当时通讯的不发达以及我繁重的学业压力,与她的联系少了很多。不知道当时她的心情如何,心里经历了怎样的无助和挣扎,最终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读了两年中专,96年的夏天,17岁的她跟随南下打工大潮来到东莞的一间鞋厂打工。这一去我们便是将近十年没有见面了。
直到2004年的春天,我由浙江辗转来到顺德工作,从老家获知她的联系方式才再次取得联系,彼时她刚好生了第一个小孩,我便由顺德坐车去东莞探望她。当时她的妈妈也在东莞帮她带小孩,他们一家四口租住在工厂附近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虽然环境不太好,但一家四口倒也其乐融融。
2007年春天,我弟弟结婚的时候再次见到她,我夸她小孩可爱她夸我老公英俊。多年不见隔阂已经产生,没有了亲热只剩下寒暄。
去年暑假带小孩回老家,晚饭后散步经过她家楼下,听妈妈说她刚好也在家,便打了电话,来到她家。见到了她老公和两个儿子,以及经她精心设计刚刚装修好的家。我们客气地说着彼此的日常,各自的小孩不停的打扰着。走出她的家门,望着繁星满满的天空,突然泪流满面,我们再也不是那两个可以分享彼此心事和秘密的小女孩了。
时间是个多么残酷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