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乱世必出人才,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人才井喷的三个时代之一。魏国是公认的人才大国,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国培养的,一茬接一茬,正因为国君对人才的重视,才成就了一个多世纪的霸主之业,而当人才流失直至断层之时,也就预示着霸业的终结。最先走的是吴起,被奸臣妒忌,所以怒走楚国,接下来是商鞅,不被君主看重,到秦国另谋出路,后面又一个接一个,这些人才在魏国不仅不受重要,甚至受到迫害,终就为别国重用,到头向魏国挥起屠刀。庞涓妒才,把孙膑彻底送到了齐国的阵营,也就把魏国最后的辉煌埋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夜下的火光,四十万魏国主力的灭亡使得昨日的霸主沦为了二流强国。
理所应当的,齐国成了新的霸主,齐国君王也由“公”变成了“王”,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齐国也已由原来的田姓大夫,篡夺了姜子牙后代的国君之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齐威王的霸业刚刚开始,就在国相邹忌和上将田忌的争权夺力中走向低谷。西方秦孝文王等到了商鞅这位人才,历史上最有名的商鞅变法就此展开,东齐西秦两大霸主的长久对峙一直延续到这乱世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