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闺密,谈了个男朋友,但她的妈妈很不喜欢那个男生,因为男孩子的父母在他小时候离婚了。
我闺蜜的妈妈对她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缺乏双亲的关爱,性格上很可能会有缺陷。
从小到大,我们对不少事物有着刻板印象:天是蓝的,苹果是红的,老师是高尚的,父母是高尚的,家庭是温暖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阴郁的,家庭健全的孩子才是阳光开朗的。
真实情况,未必如此。
确实,有一部分父母离异的孩子,因为从小缺失了父母的爱,产生了一些性格缺陷。
A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婚,他和母亲过,生活很艰难。他的母亲压力大时,会把很多不满和对他父亲的恨转嫁到他头上。整个童年,他的世界一直是灰暗的。来自母亲的辱骂、毒打,来自同学的嘲笑、奚落,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他内向、自卑、敏感、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进入职场,他更是对自己充满了深深的怀疑。
但是,双亲家庭出身的孩子,就一定不会受伤害吗?
一段死掉的婚姻,其实比离婚更可怕。
我有一个朋友小雨,她跟我说,她妈妈总说是为了孩子才不离婚的,可小雨却觉得,她的童年,过得还不如单亲家庭好。
小雨从小在硝烟纷飞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她小时候,爸爸会经常毫无原因的打她,用擀面杖、用皮带,以至于她一听到爸爸的脚步声就很害怕。
小雨的爸爸还酗酒成性,工作上不顺利,醉酒回来,对妻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小雨眼见着妈妈被狠狠地摔在地上,踢打得蜷缩成一团。
有一次,她直接冲进厨房拿出菜刀,跟父亲对峙。
还有一次,她从卫生间拎出一桶水,哗地一声泼在父亲身上。
而妈妈,积怨太深,于是整天吵吵吵,骂骂骂。从她口中说出的很多话,非常让人绝望。
她回忆起这些过往时,气得几乎发抖。
小雨跟我说,我考大学唯一的目的,就是离开这个家庭。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小雨恐惧亲密,恐惧婚姻,她坚定地认为自己以后不会结婚。在她眼里,婚姻是痛苦的。她还怕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三代人。
小雨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真的有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复制家长的老路,不自觉的做出和父母一样的行为——甚至是自己原本讨厌的行为。
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她以前没觉得父母对他们影响有多大。但前段时间,她发现姐姐训孩子和她妈妈说她爸爸的语气非常的像。
有时候同样的事,她也会用同样的语气和措辞。这让她感到很害怕。为了不受影响,她住在了单位宿舍里。一旦意识到,就拼命地自我对话,反复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再做类似的事。
有人开玩笑说,心理医生是世上最简单的职业,无论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只要归结到童年就行了。童年的经历,确实会对一个人造成终生的影响。很多人,还活在童年的阴影里,迟迟没有走出来。
家庭,不一定是“温暖”的,家庭或许是很多人无法言说的爱和痛。它曾带给我们温暖,也或多或少给过我们伤害。
提到“父母”,总想到“伟大”这样的形容词。其实没有谁是伟大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己的缺点,包括我们的父母。
我们却很难接受自己的父母会犯错的事实。
父母结婚不一定是因为相爱,或许是因为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父母对教育孩子毫无经验,或许也在不自觉地模仿着他们原生家庭中的角色;有的父母可能对孩子使用暴力、冷暴力,有的父母会争吵打架、会出轨……
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大多数家庭都是各有各的烦恼。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没有旁人能全部看见。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没有办法决定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父母的关系如何。
但是,我们也没必要一味地自怜,以此为借口让自己沉沦。
要知道,父母和我们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原生家庭,去觉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我们可能经历了一个不算美好的童年,它造成了我们如今的一些性格上缺陷,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注定会糟糕一生。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学会与不完善的自我斗争。
即使童年的经历造成了我们性格上的缺陷,但我们还是可以不断修正自己,哪怕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同样是经历单亲,有的人因为父母关系的破碎,从此患上亲密关系恐惧症,恐惧婚姻,把婚姻当做吞噬一切的可怕漩涡;而有的人,则会更加珍视家庭,更重视家庭的和谐,不让孩子重走自己当年的老路。
我身边也有不少经历过单亲的朋友,性格阳光开朗,珍视和朋友、恋人的感情,可以说都是很优秀。
所以说,单亲不是性格缺陷的源泉,真正关键的是,你是怎么经历的单亲。
成年以后,我们该学会对自己负责,清理过去,拥抱未来。我们该积极地改变自己,而不是因为活在过去而慢慢改写了未来。
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固然存在,但是,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到底,只有你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