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迷茫中渴望成长的孩子,都在知识付费的大潮中,一波又一波的被收割,然而有人长出了新芽,有人从此死去。
2017年,知识付费的元年,可谓知识网红崛起,作为一个渴望成长的三好青年,我也不免被一篇又一篇的软文吸引,一次又一次的打开我的钱包。
昨天看到写作打卡群里针对“知识付费”这个主题,大家都忙不迭的晒出自己的购买清单,我想,我们是多么渴望知识,但我们有时又是多么的无知啊!
这两年,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知识IP崛起,他们成功了,很多人赚到了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可能赚到的钱。但看到他们的宣传软文,普通本科,普通起点,通过知识的传播,迅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总觉得自己也可以屌丝逆袭,于是以为买他们的课程,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能像他们一样,年入百万,甚至千万。
后来你发现:
每天都听课,感觉自己比以前忙碌了很多,那是充实的感觉,可到头来,实质性进展却很少;
买了一堆课,可它们的播放进度永远都是手机APP里的第一章,甚至有时自己都忘记曾经购买过什么;
如果问你,这些互联网课程都给你带来了那些提升啊?
你一脸懵逼,听了的课好像没听一样,更别说那些没听的课了。
成长是不是需要仪式感,也许是的,但仪式感是不是要用一个报名或者付费来完成,那就不一定了,关于知识付费的成长,先从这三点做起吧。
定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以终为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铁律。如果出发时不知道要去哪,那么走得再远,也可能只是徒劳。以终为始绝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过程。他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记得去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你想学写作?演讲?理财?画画?健身?整理?......还是你想通吃?
谁都想学的越多越好,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并且每个人的基因特长不一样,那么擅长的领域也就不同。
找到自己最擅长,最想要提升的,努力打造一项高分技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标签和定位,然后以次为核心,展开其他技能的学习,也许是起步的最好选择。
虽然李笑来说过要打造多维竞争力,但他一再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项核心技能,围绕核心技能展开多维竞争力打造。
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没关系,可以去在行上约一位资深的优势专家,让他帮助你梳理自己的优势,从优势入手,才能走的更远。
挑选
目前市面上每一类别的收费课程,都多如牛毛,那么怎么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呢?
关于写作,你可能买了A的90招,B的训练营,C的写作课等等,最后回来好的情况,你发现讲的都差不多,差的情况可能是讲的都是完全没有营养的东西。
我们狂淘宝下单前,每件产品都会看看评价,难道付费可能就不用看吗?当然要看。可不知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买课程就那么任性,就像抢市场上不要钱的白菜?买之前,看看老师的风格,PPT的制作水平,老师的背景,专业的水平,这些都要了解过后才能着手购买啊!
一般网络课程都会放一些试听,可以去试听,看老师的讲话风格,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不是,趁早走开,不要等到买了以后,才发现听着真是折磨耳朵。
就算一些课程没有试听,那么在分答,只乎上,可能老师也会有一些很便宜的收费小讲,可以听一下,感觉一下老师的思路,综合以上信息,然后才去购买。
千万不要在朋友圈看到链接,就激动的购买,好像买了就会了一样,其实购买行为只不过是满足自己想要成长的自我安慰手段罢了。
实践
一切不以行动实践为目的的听课学习都是耍流氓。
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到的知识仅仅作为日常的谈资,那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如何才能成长呢?
我们买的每一节课程,都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彭小六在自己线下见面会中分享过一张自己早晨4点钟起床读书的照片。他也曾在一个饭局上说到写稿写丢了前女友。三公子在钻研理财时,彻底放弃了职业内的晋升通道,在理财上付出了特别多的精力。
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着我们看不见的辛苦付出,这就是实践的力量,他让你不能舒服的生活,只能反人性的折磨自己。可是,没有实践,我们又都像是穿着皇帝的新衣,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成长谎言中。
秋叶的知识IP大本营线下见面会中个,一句话深以为然: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放下心中的购买的执念,回到我们小时候很早就知道的道理上,努力实践,终将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