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余华先生的《活着》,故事的开始,故事的结尾,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命运的主宰是谁?是自己?我不知道。
有些时候我一直在想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死。
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死的结局。
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我承认自己的确是一个懦夫,也的确怕死。
很多时候的确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是一个矛盾的人,不清楚自己的这个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父亲性格暴躁,但待他人却极好,小时候待我也极好。不知从什么时候,一切变了,变得无厘头。
小学一年级。
我:“爸,这道题怎么做?我不会?”
父亲:“都是空白的怎么写!方框+方框=方框,一个数字都没有,你叫我怎么教!自己不好好学,一点用都没有。”
说完我的作业本也变成了两半。然后就是我呼天抢地地哭,我妈默默用透明胶将我的作业本粘好。
我还在没出息地哭。后来,作业被我胡乱地填了几个数字,符合加法定律。第二天去学校果然错得一塌糊涂。
从此,我的作业我爸再没有参与,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完成。
小学二年级。
玩或许是孩子的天性,也不知自己哪来的胆量,带着堂妹逃了一天的课,蜗居在山上,没去学校,到了放学时候正常回家。
在那个手机电话还不被普及的年代,我也不清楚他们为什么很快就知道了消息,结果我妈拿着棍子追着我跑,把我从床底下拽出来揍。
父亲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吭声。
小学三年级。
周末,和哥哥一起写作业。
周一去学校却发现我的作业却不翼而飞了。父亲一早踏着他的单车去四公里外哥哥的学校拿回我的作业给我,却也没有吭声。
小学四年级。
父亲外出工作。在他去广东前,他千叮咛万嘱咐说:“人家问你哪里的,你就说~~省~~市~~区~~镇~~村,省比市大,要先说省知道吗?还有一个人千万不要站在天台边上。打雷下雨一定要进屋,别在外面……”
那个时侯,父亲是真关心我。
从那一年我从村小升到了镇小。意味着,学校离家的距离远了。随后我就体会了寄宿生的生活,那会十岁。怎么过来的,我也模糊了。
慢慢长大,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母亲一直事无巨细地照顾我们兄妹俩。
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语文82分,数学89分。
我蒙在被子里哭。
身边的小姐妹一直在安慰我说:“没事的,你已经考得很好了,在班上前三名,这次考试比较难。”
那个时候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解释道:“我爸从来不允许我考90分以下,回家会挨骂。”
小姐妹:“你和你爸爸解释一下,他会听的。”
果真周末回家,父亲:“考这么点分!你还好意思高兴?”
我的确是个倔脾气,那个时侯我很硬气地说:“你去考考试试?”
然后我毫无意料被训了一顿,极难听的字眼。
我终于还是吼了句:“学校里老师都说父爱?可是这么多年来在你身上,我压根没体会到父爱是什么?”
就像暴风雨之前的平静一样,他愣了一会。随后,双目瞪圆,依稀可见红血丝。
那一次,他揍了我,那种很细很细的竹子,以及小腿上一条条的鞭痕,渗着丝丝血丝。痛吗?痛。痛到方圆十里都是我的鬼嚎。那时的骨气便是绝食了两天,最后还是不敌饿意爬起来吃东西。
……
很多事情,都没有定论,信命吗?有时候确实很信,明明有时候很努力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还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也许从一开始都是错的。故事还没有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