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是客观存在的。
上周写公众号的文章,就有这样的体会。最初以为很容易就会写出来,等到着手写时,才发现不对劲,和自己想的差得太远了---这不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知偏差吗?吸取的教训就是这周的007作业提前构思,提前着手写,不然会影响周末的各种事情(上周末周六周日两天晚上熬夜写文章,导致第二天早起跑步浑身无力,根本跑不动)。
今天的财富课中说的一段话非常有感触:没有践行过的知识,都不能算作“懂得的道理”。这段话就像是我的写照,似乎懂得许多相关的道理,想当然地认为做起来很简单,也就少于实践。所以当问题来临时,我依然是手忙脚乱,一如既往的一筹莫展。
因为缺少行动,这样的结局不可避免。
昨天看到战友邓鹏的留言,由衷地升起对他的敬佩,心想: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开销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可是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即使做过时间记录,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续进行;仅仅是在财富战斗组的每日打卡,点点手指头的事情,也没有一贯地做下去----当今天看完财富课的文章,发现老师在文章末尾提示进战斗组打卡的文字标识的特别大,进去后大吃一惊,这时我才想起自己昨天 没有打卡(而我却以为自己打卡了),打卡记录又重新归一。“又重新归一”说明我犯这样的错误已 经不止一两次了。
这些事情在提示我,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不准确,存在着偏差。
我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我以为自己可以轻松地胜任一些事情,我以为....就是这些以为,在当下提醒到我的自我认知和真实的自己之间的差异。
鉴于此,我要求自己在今后需要做:
1 如实记录时间开销,
2 认真进行每天的复盘
3 完成某项任务时及时复盘
通过这种记录的方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执行能力,以减少认知偏差,做事不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