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断续续忙活了一天,总算是把记挂了几天的征文在截止前的最后阶段完成了,原计划的读书笔记却没写。虽然前几天一直没思路,但是从昨天的节奏来看,想想还是有拖延的成分在。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prə(ʊ),kræstɪ'neɪʃ(ə)n]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释义:一种没有任何理由毁掉你自己人生的行为。
很巧,昨天老婆看了几集TED,正好其中一期是你有拖延症吗?。演讲者Tim Urban谈到拖延症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截止日期的,拖延的影响会被限制在一定时期内;还有一种,是没有截止日期的,比如减肥、健身、陪伴家人、自学某项技能或者创业,这种长时期的拖延,更不易被人察觉,也更少被谈论到,它常常在无声无息中折磨着人们,可以说是大部分长期抑郁和悔恨的根源。
从本质上来说,拖延是一种逃避,源于对过去的不关心和未来的不确定,只希望待在当下短暂的舒适区,享受简单和快乐。这是人性中的动物属性所致,也就是本能的感性思维,而正是人的理性思维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让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以,人可以做一些区别于动物的事,比如:畅想未来,长期规划,有大局观,思虑周全等。
简·诺克在《拖延心理学》中说: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约翰·蒂尔尼写的《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在决定人成功与否的后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名第一位。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实验表明,从长期角度上来讲,满足自己一时的情绪需求,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人们在享受休闲时刻的时候往往会有内疚、自责、恐惧或焦虑的情绪。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未来折扣”,是指当一件事离完成还剩下很多时间,那么这件事看上去,就没有它实际上那么重要。有一些人,会为了追求完美而拖延,而大多数人输给了本能,单纯只是因畏难情绪而拖延,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方法还是立即行动。如果知道了很多方法和道理依然没有改善,或许就是人生中还少一个午夜梦回时惊醒自己的瞬间。
昨天通过写征文,突然有了早起确实能帮助打开思路的感受,或许是之前知道自己积累有限 ,这几天一直挂心琢磨,多看别人的文章来学习,给了自己一点信心,敢于下笔尝试,过了心理上这一关,才不至于妄自菲薄、止步不前。还是小扎那句话,完成好过完美,这也是治愈拖延症最好的解药。此外,消除干扰,设定闹钟,利用外界因素来倒逼自己,这些也都是缓解拖延症的方法,猛然眼前一亮,原来……“日更”正是治疗拖延症的一剂良方。
讽刺的是,在写这段话的时候也出现了拖延……Tim Urban也说,就像在介绍枪械安全时开枪打中了自己的脚趾。只不过我做的事与此相关,查了资料,看了视频,找到了Tim Urban的博客主页Wait But Who并设置为链接。在这个过程中,还学会了用自带的小功能,排版好看又实用,对写作工具又熟悉了一点,这个也算是收获吧。哈哈……
本来,考虑到币乎发文不能存草稿的问题,从长期来看,相对其他两个平台,在操作上可能容易发生意外影响日更,故决定从明天起停止币乎日更,改为不定期更新,同时相应调整简书与币车发文时间。后来,和朋友聊了想法,建议还是要保持,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于是经过思考后决定,调整简书为不定时日更,一般早上发文;币乎发文时间提前十分钟,币车发文时间不变。
今天临时拟题,耗时较长,下不为例!
【我是心甬,懂一点文玩,会一点咖啡,能主持拍卖,可从业基金,在古城西安有一家清新风的实体咖啡书吧,希望通过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