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组董老师可谓是幽默风趣,有一天给我讲了这样一句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文教学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还是存在难度的,且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涉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众多能力,其它学科的学习需要在这些能力的基础进行,因此语文又被称为基础的基础。
语文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不仅与学生自身特性有关,同时也许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关。那么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首先,重视字体的书写,人们常说“字如其人”,说的是字体代表一个人的脸面,当然无论在中考还是高考面前,字迹潦草与工整所造成的成绩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作文这一关。因此语文教学首抓字迹极为重要。
其次基础知识的掌握,查看历年真题,发现难度并不大,可以说基础知识如果扎实,考高分很容易,可是为什么成绩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考试过程中粗心大意、未认真审题等多种原因造成,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基础知识而不注重落实,也不能认为简单就一带而过,更不能自己认为简单就觉得学生笨,而是要注重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就像考驾照时教练不会和你说太多,他的要求就是记住掌握,适应简单粗暴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强调学员有多笨,更不是一味指责。
再次,专业模块化训练很重要,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要求很多,包括翻译,字词解释等,所以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还有现代文阅读也是重点,这个要具体给出学生的答题思路,让其脑海中有思路可循。作文也要进行专门训练,最好是一题目多练习,而不是每次都换题目,学生掌握不了写法段落等,也不知道凤头,猪肚,豹尾如何运用。
最后重视综合,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做成套的练习题,适应考试题型,重视错题的总结,学会举一反三。此外还要给出学生读书的时间,语文学习重在读书,读书的好处颇多,每学期安排师生共读一本书,然后进行知识辩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