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西方的哲学家追究本原,暗含了1个前提:本原是可以追究到的。
有了这个前提,他们才会锲而不舍的追究本原,追究存在,追究真理。并且给本原赋予各种各样的载体,比如水,火,神,理念等等。
结果这一追追了2千年,从哲学一直追究到现代量子物理学,还是没有追究到真正的本原。(哲思岛读书会)
为什么无法追究到本原?
因为人的感知是有限的。
一个有限的存在想要去追究远远超越自身限度范围的存在,其难度可想而知。
那人类为什么还要不断的追究本原?
因为人类正无限趋近于失存。因此即便趋近于失存,人类对生命、宇宙、物质的探索仍然不会停歇。
那本原追究不到,而人类又不得不追究,因为不追究就有可能导致失存,面对这样两难的局面,作为追究存在的发起者的哲学家,应该怎么办才好?
西方的思想家没有找出答案,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东方,看看东方的思想家是如何追究本原的。
东方的老子和佛陀的出发点不是宇宙,而是人。
出发点不同,导致他们思考的对象和方向就会有所偏重。
他们意识到人相对于万物而言,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他们对本原的描述是无和空。
即他们承认有本原,但他们没有直接说本原具体是什么,因为他们所说的本原用语言是无法描述清楚的。
那他们是如何追究到这种本原的?
按佛陀的说法是要用生命去修,而不是靠感知靠思想,也就是不靠外物,向内探索。(哲思岛读书会)
而按老子的说法则是“反者道之动”,也是反过来,反文明的方式,无为,弃智绝学,返璞归真,才能几近于道。而按道教的说法,则也是修行了。
既然感知有限,为什么他们又能追究到本原?
因为他们不是靠感知(即靠思想)来追究的,而是靠修行。
修行不是感知,在我看来,修行能扩大感知,并最终使感知与本原接触。
综合上述,可见,西方思想家是从外部事物入手,追究本原,而东方思想家是从自身入手,追究本原。
需要王东岳先生佛教、易经、东西方文化、哲学音视频和文字等免费资料的,或想入免费群的,请关注哲思岛读书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