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首诗历来有很多说法,儒家学究们,或认为是讽刺郑昭公,或认为是女子作风不好,渴望跟男子私奔的行为。但仅从诗文内容来看,只是一首爱情诗,有可能是女子找不到合适对象的牢骚,也有可能女子对心爱的人的俏骂。
第一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上有枝繁叶茂的大树,池中有盛开的荷花。见不到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却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第二节,“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山上有高大的松树,池中有丛生的水荭。没有遇到子充那样的美男子,却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扶苏,一说“扶疏”,树木枝繁叶茂的样子;一说,树木名,或者指桑树。隰(xí),洼地。华,同“花”。子都,古代美男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至于子都,天下某不知其姣者。”子都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跟中国人现在经常提及的“潘安”是一个意思。下文的子充也是如此,只是美男子的代称。
狂,狂妄的人。且(jū),一说是语气助词,一说迟钝、笨拙。桥,通“乔”,高大。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狡童,姣美的少年。
热恋中的女子往往都是口是心非的,所以诗中女子对意中人的“贬低”,很有可能只是“俏骂”,恰恰说明了二人关系的亲密。因为女子轻快俏皮的语气里,流露出的都是爱意。
诗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起兴,两节又以“赋”的手法连缀,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当时女子心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经专题第84篇,总第0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