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创新》
本书主题:社会创新模式
本书观点: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创新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什么?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答案:创新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很简洁很清晰。
从技术创新,到社会创新
书中说“创新不是从0到1”。
NO。“从0到1”当然是创新,这是技术创新。只不过,创新远不仅仅是“从0到1”。模式创新也是创新,社会创新也是创新,这些创新不是从0到1,是从1到无穷,因为旧元素可能有无数种新组合。
技术创新是开创性的、颠覆性的创新。正如彼得·蒂尔的书的名字《从0到1》。比如西方的工业革命,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提到创新,人们通常想到“发明”,这就是从0到1的技术创新。
姑且管它叫狭义的创新吧。
与之相对的,社会创新是广义的创新。
那么什么是社会创新呢?
本书作者并没有说清楚。太多的研究者也都没说清楚。它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广泛。
总之就是,发生在各个角落的、发生在各个领域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切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的行为,都是创新。
社会创新,绝不是个新概念。早就有大师提出过。
熊彼特第一个从经济的角度提出创新的概念,说企业家把现有的技术应用于产业,能创造出剩余利润,虽然这项技术不是他本人发明的。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第一个提出“社会创新”的概念。他说,当今社会已经从管理的社会变成创新的社会。在其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的结尾,德鲁克断言:“创新型社会的出现,可能将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哪种创新更能解决发展的问题?
本书观点是:
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创新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的重要途径。
而我恰恰认为,解决发展问题的更好方法,是技术创新,或者更全面地说,是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后续一系列社会创新。
没有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创新,发展力是有限的,或者说是容易枯竭的。
书中说,我们当今的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创新,用新的模式解决社会的问题。
用新方法解决现有问题,这个我绝对同意。
但是,解决问题不能被问题所局限。
第一,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一切问题放到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中去看,模样就会变化。
如果只用社会创新去解决社会问题,就像是给一件穿了三代的旧衣服打打补丁继续穿。
真正给社会带来进步的,是织块布做件新衣裳。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一系列创新活动。是技术创新,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想想工业革命,想想互联网的出现。这些颠覆性的、带来社会大幅度进化的,恰恰不是单纯的社会创新。
书中讲到阶层固化。现在似乎存在一种人人谈阶层固化而色变的心理状态。
真的阶层固化了吗?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每一次重大的变革,不正是给掌握新技术、新变革能力的人,带来改变阶层的机会么。整体上讲,一个社会如果技术不断进步、不断迭代,不正是给更多人以机会,提升自己,改变命运么。
很多问题的确定,是在一定时间框架下才成立的。时间框架变了,问题的性质可能就跟着变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去看,现在的阶层固化,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阶层固化相比,哪个更严重呢?
社会不是一直在变迁么。技术创新带来的变迁,是最大最快的呀,看看人类历史以来的增长曲线就知道了。现在的社会是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加速增长的。所以,跟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期相比,机会都只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准,跟从前比,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是想要贫富差距小、大家一起穷;还是想要贫富差距大、整体生活水平上升?
创新就是一切,技术创新是一切的一切
书中说:创新就是一切。“我们处在技术荒漠中”。经过前几轮技术革命,截止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轮技术革命——互联网革命,之后再无创新果实。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创新。
真的是这样吗?
模式创新是好的,比如airbnb、Uber,比如阿里巴巴,都是给社会效率带来很大提升的。但是,这样的模式创新是有局限性的。当所有可以提高效率的模式都被人做过了之后,怎么办呢?我们还找谁要效率去呢?
如果技术陷入荒漠了。解决办法难道不是做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创新吗?
模式的创新,也分开创性的模式创新,与模仿式的模式创新。
书中举了中关村的例子。
“中国的硅谷”,这个称呼就透露出模仿的本质。
书中提出的思想实验很有意思:
如果没有硅谷,还会不会有中关村?如果没有中关村,还会不会有硅谷?
答案显而易见:
没有中关村,依然会有硅谷;而没有硅谷,大概率不会有中关村。
所以,即使想搞模式创新,也要有创新的底气啊。
创新是群体合作
书中说:社会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群体智慧。
群体能比个体更有智慧,需要满足4个条件: 1、多样性,2、独立性,3、分权和民主,4、汇集。
群体合作开展创新活动,需要信任机制,因为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创新的基础,但不是创新的终点。
技术创新,需要迭代,需要转化,需要扩散,需要整个社会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