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周围,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经济拮据,行为上却并不努力赚钱。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回答两个“前提”问题:人的钱为什么会不同?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有不同?
钱的不同有形式上的不同,也有数量上的不同。物质产品、思维观念、社会关系,这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人的钱的不同。
拥有一家工厂,与拥有一棵包菜,带来的钱是不同的;在创收、理财、花销等方面有系统的规划,与得过且过、及时行乐的金钱观,带来的钱是不同的;拥有不同的人脉资源、社会地位,带来的钱也是不同的。
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选择做什么,这三个不同,决定了人的行为的不同。
可以做什么,指的是人的客观约束,包括物质条件的约束、自然规律的约束、社会规律的约束。人不可能用一颗白菜种子,种出一片水果园;人可以弹跳力很强,但不能一跃而登天;人不能胡乱改变自己的身份或地位来获取资源与报酬,否则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惩罚。
愿意做什么,指的是人的主观约束,包括兴趣爱好、情感倾向等。有人愿意通过打球来赚钱,有人愿意通过写作来赚钱;有人会为了爱情而放弃一份异地的好工作;有人会为了赚钱而离开亲人、远渡重洋。有人愿意以安逸舒缓的方式来赚钱,哪怕要少赚很多;有人愿意以承担高强度压力的方式来赚钱,哪怕钱有风险。
选择做什么,指的是人在综合“面对”了客观约束和主观约束之后,所采取的行动。这里之所以用“面对”一词,而非“考虑”,是因为“面对”是必然的,“考虑”则不是必然的;无论是否考虑,无论考虑得多还是少,最终都得面对。既要面对外在的客观约束,也要面对内在的主观约束。有的人会以本能冲动去面对,欠考虑;有的人会以思前想后去面对,太多虑。
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都意味着人有多种选择,但最终,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只会、而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一个或者几个)来行动。这种最终的选择,有可能是理性的,也有可能是不理性的;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所以,人的钱有所不同,人的行为有所不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能说某个人应该怎么做,或者理应如何去做。而应当说,他可以怎么做,他愿意怎么做,且最终选择了怎么做。这就好比在学校读书,每个孩子都理应努力学习,但不是每个孩子最终都会努力学习,更不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能够考一个理想的分数。因为即使是选择去做一个努力学习的行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而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不会有对应的行为。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说:“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了不起的盖茨比》说:“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人内在的条件或者痛苦,我们往往是看不到的。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外在的、内在的具体的条件、缺点、难处的时候,是很难真正去理解他的行为的。也许你觉得不去赚钱会很痛苦,但也许他觉得以他不喜欢的方式去赚钱,反而更加痛苦。人不会主动选择一条痛苦的道路前进,除非,有更加痛苦的动力在背后驱使。
因此,一个不努力赚钱的人,并非是不懂努力赚钱的好处,而是因为,他所面对的赚钱方式、过程,让他觉得十分痛苦,且这个痛苦,远远大于了他所认为的没钱带来的痛苦。除非有一天,没钱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了赚钱方式、过程所带来的痛苦,那时,他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赚钱。
看到了一个人的不努力,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或鄙视他的不努力,而是从实际的物质产品、思维观念、社会关系、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选择做什么,从这些因素,去理解他为何会这样。因为只有基于理解,我们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加以改进。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去重新审视自己、理解自己、改进自己。我们只有首先理解了自己,才能有能力真正去理解他人。我们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心声,才能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心声。这也是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名著《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的核心理念,找到自己的心声,并且激励和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