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佛歌的《十年》雄居今天简书钻榜首。潜心拜读,顿陷沉思。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女主“我”与老杨是有十年婚龄的夫妻,两人互相爱着对方。但“我”性冷淡且无生育能力,从未享受过性的快乐,更未给予过老杨的“性福”。而是错误地认为性的意义只是为了生儿育女。
因为深爱妻子,老杨从未对此表示过任何不满,反而是表现出对妻子的温存和爱护。未获性满足的老杨内心是痛苦的,对正常性爱是渴望的。
老杨夫妻俩支助的穷女生小薇大学毕业了,并成了老杨的同事。在一次醉酒后,有意报恩的小薇,得知老杨内心的痛苦后,主动满足老杨,后怀孕。老杨离婚,和小薇结婚。
文章的主体是老杨提出离婚后,“我”的内心反思和行为上的回应。
本文写作艺术上最大的亮点是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对性、爱情、婚姻的看法,警句很多。
本文旨意无关道德,作者对三个人物无褒亦无贬,故让人爱不起也恨不成。
作者通过老道而细腻的笔触,用淡雅而又醇厚的语言,带读者走进女主细腻、复杂而又冷静的内心,一起思考性与爱,婚姻、家庭与孩子的关系。
读后我颇有感触,有如下思考。
性和爱是恋人、夫妻相处中最现实的问题,犹如一日三餐。性与爱是一对辩证关系,一方面看,性是土壤,爱是花朵,离开性,爱便没了存活的根本;另一方向看,爱是催化剂,性是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有了爱,这种反应才能绚丽夺目,而没有爱的性只能算是物理的粘合。总之,人不是动物,夫妻之间不能只有性而没有爱;但是,人本来就是高等动物,又不可能只有爱情而没有性。
由性、爱走向婚姻,是两性关系的升级,是由个人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升级,由伦理道德关系走向法律关系的升级。可以说,动物是靠荷尔蒙激素固定两性之间的关系。雄性靠力量宣示对雌性的占有权。而人类却不然,人类的婚姻,是借助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力量,规定夫妻双方对各自性的占有权和专属权。结婚后,性是夫妻婚姻关系的生物基础,爱情是婚姻双方兼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纽带。这种基础和纽带的功能丧失,婚姻可能要瓦解。这种情况下,婚姻没瓦解往往是因为家庭因素(主要是孩子)的作用。
婚姻和家庭又是一对关系,婚姻与家庭是夫妻关系的一体两面。孩子是夫妻双方性与爱的结晶,也是婚姻的重要目的——延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孩子是婚姻双方的粘合剂,没有孩子的婚姻比没有性、爱的婚姻还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