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书上说:人一旦开始回忆往事就说明他已经老了。所以我也不想把它写成回忆录一样的文章,里面甚至没有写名字,也就无从考证。当然书上的话也有骗人的时候。
我本来的题目是《往事三三两两》,俗气又老套,感觉要搞事情一样。后来改为《往事三两》,既是数量又是重量,而且都不多,当下酒菜都不足以尽兴,三分正好。窃喜自己蛮有才的。
有同学还给我提了个建议,说加些情感、风月的东西进去会更好,说白了就是加些花边啥的。我说那时候连发育都不全更谈不上风月了。至少我是这样。记得有次同学聚会的时候班主任酒后说有学生在私下暗度陈仓什么的他都知道。可班主任才比我们大了几岁,他自己正忙着送秋天的菠菜呢,知道啥呀?幸亏他酒量还好。
真要加些东西上去就成戏说了,我觉得真实最好。
前年在黄龙万科项目施工,学院路文三路口待了一年多时间。从地铁二号线学院路站走到工地现场大概10多分钟,每次经过海关路口的时候都会冒出莫名的亲切感。想起在校期间第一次在这里实习时的场景,回忆也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上周正好在海关路上的建设学校考试,当初实习的那栋大楼就在旁边。让我突然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80年代中期杭州还没有几幢高楼,建设项目也缺指可数。因为学的是工民建专业,学校为了增加我们的实践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全班学生分散到杭州各大建筑施工企业实习。我和另外三位同学被安排在学院路上的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中心项目工地,听上去名字很大气,可当时在建时候就是一个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去实习的时候大概是六月份,天气很热了。项目已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塔吊是那种轨道行走式的。实习的主要工作是在办公室里看图纸和跟老师傅们去现场学习。记忆犹新的是我们住宿的工棚,没有窗户也没有床铺,之前大概是个仓库临时腾出来的。一到工地就开始搬砖(是真的搬砖),谁让我们是工民建的呢,建吧。四个人先用砖块搭设底座,上面铺上模板就是通铺了。从学校窗明几净的宿舍到眼前的工棚,这大概是我们第一次体验到落差的真实感觉,比心理上的落差要承受更长时间。
周围没有其他建筑物也没有店铺,附近有中国计量学院正在兴建校区。往西走就是古荡村,一个连着一个的鱼塘。傍晚时分四个人常常走在乡间的泥路上,找些自娱自乐的法子,回来带着两腿蚊子叮咬的包包。幸好晚上能看到满天的星空,枕着一片蛙声睡觉。
工地旁边的马路当初是否叫学院路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没有公交车。去西湖边玩或者去串个门要走到天目山路上才有152路有线电车。别的同学被安排在浙江麻纺织厂和杭一棉或者市中心的建设工地实习,都是当时最好的国营单位了。感觉我们四个人是被老师丢弃的。
记得有一天我们附近工地挖出了很多铜板和银元,大家以为淘到宝了都在土堆里面挖的热火朝天,我们看着热闹也不知道有啥用。后来听说被全部收走上缴了。渐渐熟悉了以后浙建公司的老师傅们工作之余会给我们讲讲他们的一些往事,比如建造浙江宾馆(林彪704工程)的亲身经历。
随着杭州城市规模的拓展,城西的发展速度很快,鱼塘填平建了大楼,据说以前养鱼捕鱼的村民都去西湖划船了。换了个大点的池塘谋生也是不错的再就业。
再后来学院路很多学校也搬迁了,中国计量学院搬到下沙成了现在的中国计量大学,现在黄龙万科的位置原来是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区。只有我们曾经实习过的地方依然存在,连单位名称也没变。并在我们当年住宿的工棚位置又建起了一幢大楼。
如今学院路10号线地铁也通车了,与我前年在黄龙万科项目工作时候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了文三路地铁口我伫立良久,眼前是面目一新。杭州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着亚运会的召开。
记忆斑驳了流年,往事静默在轻柔。用我的瘦笔淡墨一边遗忘一边拼凑。在努力往前走的时候不忘回头看看。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先上三两,不足以下酒往后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