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八年级学生外出社会实践,除了忙着科室各类事务外,也抽空到七、九年级听课。总共听了5节课,因听课本周末忘了带回,只能抽取其中印象较深的几点记录之,主要也是从反思的角度出发提醒自己做好这些常规的细节。
一、关于板书
或许是因为学科的特点,大多数英语老师并不重视在课前预设好一节课的板书设计,所以往往除了做好示范准备的公开课,平日所听到的推门课,要么板书随意,要么干脆没有板书。其实我本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和学习,甚至有时我也是会忽略板书的那个人。但随着推门听课的增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再来思考和审视这个问题,觉得一节常规课的板书的设计和展示还是颇为重要。毕竟,对于中下层生尤其是听辨、听记能力较弱的学生,板书能起到调控学生学习思路、建构知识结构体系、凸现课堂教学重难点、辅助学生做笔记等实际的作用。
缘于英语课型的不同,英语课堂的板书也难以统一的思路和标准去规定其样式,但有若干原则应是任何学科都应遵循的:1.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平日多锻炼根据课堂知识结构系统设计板书层次与样式的能力(功利点讲也是为了公开课时能信手拈来);如是没有明显知识结构的常规课,至少养成规范的板书习惯,每堂课要有大标题、小标题,且固定区域书写、使用固定符号等,逐渐形成与学生在展示与笔记上的默契;2. 正确工整,重点突出,难点强调,适当地使用彩色粉笔及着重符号;3. 虚实结合,图式并茂。板书的内容一般以抽象归纳总结为主,宜详略得当、直观易懂。作为老师应巧用符号公式,尤其是对于语法,使用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简约缩写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4. 善于把握板书时机,或边讲边写,或抽空补充,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课堂知识结构的逻辑演绎与完整性,以便带动学生的思考及最后的总结;此外,利用板书的推进引导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停笔发问或留白、抑或“心机”地故意板书错误,都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检测学生学习专注的好方法。
二、关于学生习作、手工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或做了手抄板之后,老师们其中一种可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拿着学生的作品当众念读其中的好词佳句,期冀以此与班级其他学生分享、让他们从中学有所获。这样的展示方式很有可能最终沦为著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单独交流,对于大部分或听力不佳、或精神不够集中、或记忆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分享往往流于形式、一带而过。
如若教师希望篇章写作或设计等作业得到客观充分的评价与展示交流,最好将作品以投影仪或课件等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至少这样能保证大部分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评价思路,保证内容传达的正确完整;如教师非要以此文本作文听力训练的素材,那后续也应该有相应的及时追问作为检测,如问学生“Which sentence/expression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or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her writing" , 问题可以前置先布置,让分享部分成为一个带有评价目标的任务,文本的分享才更充分到位。且念读之后最好还是要有文字呈现的形式,或好词、好句、好句型、好结构的同步板书,以辅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习作的分享展示与交流,还可以结合Gallery Walk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动态欣赏、交流中完成对一幅幅作品的互学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作品。当然,这个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条件的支持。
三、 关于教室内允许的音量
七年级的孩子们往往一玩起感兴趣的游戏就忘乎所以、兴奋狂躁,这就可能会产生影响隔壁班的课堂噪音。但communicate aloud 原本就是语言课堂的一种应有常态。所以,引导学生make productive noise 也成了我们常规教学中应不断去践行养成的。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有关classroom voice level control的文章 教室内允许的音量 。 文章挺好,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