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网络
文∣Elsa
前段时间有客户问我:
医保要改革了,国家是不是要拿走我医保卡里的钱?
今天又有客户和我说:
听说医保卡改革后,国家给报销的额度变多了,我买的商业保险是不是没啥用了?
我猜测大家都是看了8月26日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今天就大白话解读一下吧。
先科普下医保账户的常识:
我国的基本医保主要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居民医保的参保人主要是没有固定就业的城乡居民、农民、老年人与儿童,按照定额每年固定缴费。
居民医保每年都由财政资金按照参保人的“人头数”注资补充,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免缴费参保,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
职工医保则是根据参保职工的收入,按照比例由用人单位和参保职工分别缴费。咱们常说的“五险一金”,里面那个“医疗保险”就是职工医保。
这次计划改革的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不受影响。
职工医保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
我们平时在门诊看病或者到医保定点药店买药,刷的就是个人账户里的钱。
统筹账户则是一个大的资金池,大家把钱放一起,以后谁生病了就从这个大池子里“拿钱”。大池子的钱一般是住院报销。
那么这两个账户的钱是从哪来的呢?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一般情况下,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直接进个人账户,企业缴纳的部分有30%进个人账户,余下70%进统筹账户。
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的比例,不同省市规定不同。这个咱们不展开。
而这次改革,主要是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和计入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账户。
企业缴费的部分要全部放进统筹账户这个“大池子”里,个人账户这个“小池子”的钱会相应减少。
这也就是,我的客户朋友理解的:国家拿走了我医保卡里的钱。
“大池子”里的钱是根据治疗需求按医保政策“报销”,一些年轻人,身强体壮的,用不着大池子的钱,觉着吃亏了。
但如果我们往好的方面想:年轻人以后也会变老,也会生病住院......统筹账户本身正是体现了国家的风险共济能力。
这次改革,除了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分到个人账户以外,还有一个核心举措,那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从50%起步,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门诊医疗费的报销范围将首先从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的门诊慢性病着手,再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等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报销范畴。
这也是我另外一个客户朋友说的“国家给报销的额度变多了”。
按照现行的医保政策,除去少数几个城市以外,大多数城市的医保都是不支持门诊报销的。改革后,部分门诊医疗费用也可以报销。
不过,目前这个门诊报销可能跟我们大多数人期盼的规则还是有些出入的。
会先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入手,优先解决负担最重的群体。
也就是说,发烧感冒这些小问题,基本还是得自己掏腰包的。
当然,现在是从慢性病入手,后续也会逐步将常见病纳入统筹报销范围。
也就是在未来某天,感冒发烧纳入医保报销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医保改革后,我们真的就用不到商业保险了吗?
肯定不是的。
大家都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吧。白血病患者艰难寻找仿制的特效药续命,因为正版的太贵了,吃不起。为啥他们不用医保呢?
因为医保报销目录里,没有这些特效药。这次改革并没有扩展报销目录。
若是平时的小病小痛或者普通手术,咱们用医保报销后,再自己负担一部分就可以了。最差的情况,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点,也可以。
但是,人生那么长,现在的生活环境又不好,真的难保哪天会遭受一场大病或意外,这种事情,有一次,就足以对我们的人生造成重大打击。
所以,我还是想叨叨一下: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趋势,医保大池子里的钱几十年后说不定越来越多人分,医保之外,我们还是应该配置一份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