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过丨《马蹄》章二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1。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注:

1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介倪,折毁车輗;闉扼,曲颈脱轭;鸷曼,抗击车盖;诡衔,吐出口勒;窃辔,咬断笼头。

解:

本章“马知”的例子颇为形象。在人类束缚马的同时,马的本性受到压抑,产生反噬行为。马都如此,何况人世。世俗之人为仁义捆绑,只能“踶跂好知”;民智越来越高,滋生出越来越多的争功夺利之事。天下大乱。

有一个问题。圣人“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何以天下人不顺从仁义,以仁义为性,自安安人呢?这是不可能的。仁义的道只有一条,而人性却可以生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