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汤齿

      浙江汤溪齿轮机床厂:我们共同“永远的汤齿”。我们曾经赖以生存和寄托过梦想与希望的汤齿,曾经是我父亲为之付出毕生,我的青春燃烧和暗淡的汤齿。在汤齿有过笑、在汤齿有过泪,在汤齿为了几元或几十元的工资,为了莫名其妙的理想:确切地说想成为被当时社会认可和被汤齿人接纳的人。清早那些经常性已快到打上班铃时身穿皱巴巴满身油污还蓬松着头发、双手揉搓着倦意依旧红肿的眼晴,有时还匆匆忙忙顾不得吃早饭赶着上班铃响之前跑进车间的人,一到吃中饭就奔跑着争先恐后你推我搡排着队,打好饭还要寻找到自己认为说得来话的工友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情讨论技术,交流经验,天南海北谈天说地。(别说汤齿食堂裘柏林师傅烧的红烧猪蹄2毛钱一碗,味道还真不错)每当上中班夜霄时钉钉铛铛敲着碗吃面……甚至有些人到了月底还借饭票和钱来度过艰难的无节制的月底几天的生活,年轻的资本就是 。表面上青春无忧。晚上吃了晚饭,可怜年轻的人儿在平顶山上和大门口满是飞扬的沙石公路上、水库边闲荡着,想父母亲、想家的时候眼晴盯着往家方向开的火车及天空的星星眺望,有时闪动的泪花直流。实在想家时,不管有没有奖金,前半个月拚命做到208个小时的考核工时,向车间领导请个假就提前回家住几天,月初再回厂上班。不回家的星期天最难熬,因为双职工家庭及子女他(她)们的父母亲会带着他(她)们清早去坐厂里的每周班车到金华采购一些吃的,弥补当时汤溪生活用品资源溃乏不足,或者等同于乡下人,去金华城里逛一逛。去城里享受一下,有家庭的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而当地人和金华人(金华城里人、水电12局、269、白龙桥、古方、蒋堂、汤溪人)就回家享受周未的愉悦。整个汤齿冷冷清清,每当此时我总是抽着劣质烟,或者在厂门口的传达室(当时每个企业的传达室就是厂里政治、经济、文化和八卦的中心),有时靠着过去养成的一些不良的打牌坏习度过周日,空闲时痛苦、徬徨、失落闷头大睡。开心的就是年底,厂里为了照顾外地员工,特别增开杭州、宁波方向的大货,专门为备年货(买些鸡鸭鱼肉、土产,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资源溃乏,但官员和百姓一生正气)的员工放专车。后来调入销售科后,为了争取到A类有信誉的客户和合同在全国各地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地奔跑工作。困了累了睡车厢地下。虽然这些经历在当时的背景下概括不了整个社会和汤齿的全部。但仍然感谢、且感恩这样的经历。(就是这些人,就是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而贡献青春,就是这些有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汤齿人!当前正担当着国家、企业、社会和家庭的重任)正因为有此经历才造就了我们的正常追求并成就了我们不算失败的一生!所以我感恩汤齿,感谢汤齿的每一个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戴建东 一 汤溪古镇,在周边村庄还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叫城里。 乡下人并不是把所有的集镇都称为城里的,洋埠、罗埠、...
    风雅田园阅读 12,451评论 65 172
  • 说起各地的方言,真是精彩纷呈。北方的方言音调大致相似,比较好懂。而南方的方言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些地方是一村...
    范丹霞阅读 1,928评论 0 1
  • 《聊斋志异 聂小倩》紧跟着《婴宁》出场,曾被改编影视剧近十次,是蒲松龄创作巅峰时期代表作,第二卷里这两篇可称为压卷...
    觉史氏阅读 1,120评论 0 0
  • 忆逝去的婺江 (一) 1月17日,《金华日报》一则消息“复兴大桥将于本月底通车,届时北起人民东路,南至宾虹东路,全...
    复老头阅读 1,000评论 0 0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兰光宗_63_西语_退休阅读 4,527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