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辅助阅读:
1.奥:根源、总源头。
2.市尊:市,本意指交易,本章指赢得。尊,尊敬。加人:发挥积极作用,引领社会风范。
3.三公:周朝时设置的三个辅弼国君的官职,即太师、太傅、太保。到了汉朝以后,“三公”只是高位,没有实权。
4.拱璧以先驷马:拱璧,是古代一种玉,是贵重的礼品。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只有天子、大臣等显贵人物才能乘坐。“拱璧在先,驷马在后”,是古代献奉的礼仪,规格很高。
5.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可以这样理解,“曰:求以得,有罪得以免!”
妙解:
道为一切生灵、万物之主、总源头。
道是所有善人生命中最珍贵的珍宝。就算不善之人,天地父母(道)还是慈悲爱护他、保护她。
有道、明道之人,自然流露出充满智慧的言语,世人明白后,自然尊敬之。有道之人的德行,对世人都有加分的作用。
有道之人,其心量如同道一样,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就算不善良的人,仍然包容他,不抛弃任何人。(太阳、大地都是如此示现。)
有一天,可能高官、厚位、荣华富贵涌现出来,或政府高格调的接待礼遇,但有道之人了悟“名利于我如浮云”,仍会选择浸泡在道之中,与天地合一,做位返璞归真的平常人。
古代圣贤特别重视珍惜这个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只要发心纯正、诚心向道祈求,就会有求必应;如有犯错、有罪过,天地父母会宽恕、原谅我们,让我们能重新来过。
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慈悲大爱善待一切众生,故为天下至尊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