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做互联网内容付费的找到我,在一起聊股权的事,他说我准备给引进一个合伙人,我要给他 49% 的股权,老师,你看合理不合理?后来经过沟通之后,他觉得给这个合伙人 10% 就已经不错了。
还有一个客户咨询,回答完他的问题之后,他觉得我的回答对他帮助非常大,并且认为在以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一定可以帮助到他,于是这个客户说:老师,我给你企业 10% 的股权,不用你出钱,怎么样?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许诺,于是婉言谢绝,不是我不在乎他企业的股权,而是企业创业过程中是非常艰辛的,双方的合作一定是等价交换,如果一方觉得心理失衡,最终双方的合作一定会议失败告终。那到底应该怎样给他人股权呢?
我们以下面的案例来讲解如何给他人股权?
案例:一家北京的餐饮企业发展了 10 年,效益非常好,现在这家企业计划引进一高管,老板方总找到我,说:我计划引进的高管原来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上班,是区域负责人,他提出要给他 5% 的股权,你看行不行?你是否也碰到这样的问题,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会如何解决呢?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说,这个人的工作能力你了解吗?
他说:我了解一部分,不是完全了解。
我说你对他在企业的工作业绩有要求吗?
他说:没有谈?
我说:如果他的工作做不好,你还还愿意给他股权吗?
他说:不愿意。
我说:万一他离职了,你给他的股权怎么办呢?
他说:我没有想。
客户似乎恍然大悟,说,原来还要注意这么多细节呀。
我说:你要注意的事项更多,因为你不会无缘无故的给对方股权,一定是希望对方在你的企业有所贡献,所以你才会授予对方股权,那到底如何授予对方股权,这又是一门学问。在授予的时候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01
股权授予
1、成果可以量化
企业创业未定发展期,比如企业未来三年的营业额,利润指标,每年度的营业额、利润指标,对方在你企业工作的最短时间。
2、成果暂时无法量化
如企业处于变革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再寻找机会,比如当年张小龙创办微信,到底微信未来会干成什么样子,前途是不清楚的,老板和员工之间根据最后创造的结果,进行动态的调整,所以双方之间的信任就很重要。这是基于成果进行的动态的股权设计。
02
股权的退出
如果工作不到三年,主动退出怎么办?如果对方考核不合格,股权如何收回?如果对方触犯刑事犯罪,比如醉驾,如何处理?又比如对方如果发生意外,如工伤,工亡时股权如何处理?又比如对方如果离婚时股权如何处理?这些都要提前做一约定。
03
关于股权的特殊约定
如给对方股权要不要出资?对方如果没有钱,如何解决对方的资金问题,如果借钱给对方,是公司当出借人,还是老板当出借人?能不能从银行借款?企业能不能建立互助基金,解决员工借款的问题?借款时要不要付利息?
对方的股权又无表决权,对方的股权要不要在工商局进行登记,如果要登记什么时候在工商局登记?登记时是直接持股还是提前设置持股平台?
当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了,在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时,就游刃有余,既要给得出去,发挥对企业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对给出去的不合适的股权收得回来。以免造成企业之间员工利益分配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