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8月,2017年的8月,我36岁了~~
别人的36岁,精彩纷呈,光芒灿烂,可是我的36岁就是这样子的:依然是一个人打拼在偌大的北京城,租住在不大不小的房子里,做着时而喜欢的要命但时而又想逃离的工作,每天没心没肺毫不设防的生活着,拍着身边各种各样的风景,偶尔感慨着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
忙碌的时候,水喝不上几口,走路都是小跑的;不忙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也偶尔写点儿风花雪月的小文字;虽然一个人,但是也想把每一天过的有趣一些,于是就时不时给自己折腾一顿“暗黑料理”,偶尔弄张话剧或音乐剧的票沾点儿文艺细胞,间或去影院看几部评价不错的电影;空闲的周末,轻车简装或去感受京郊的绝美风景或游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当然,遇到博物馆那些精彩的展览也是不能错过的,于是我逐渐适应了这样生活,逐渐开始享受独处的时光,床边桌子上放着各种书,想读的时候拿起来就读,不想读的时候,就听着音乐躺着,什么也不做,让脑子处于一片空白的休息状态,感觉挺好~~
得益于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包容,我对我自己的性格也好脾气也罢,开始逐渐慢慢修正了。以前的时候,总是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作挡箭牌,即便有时候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也从心底抵触改变,会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说辞为自己辩解,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之前总是有各种各样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只是因为那些事情的发展偏离了我预设的发展方向。教训多了,逐渐明白了“存在的即合理的”,没有谁能成为世界的中心,地球上少了谁都照样转,而且世界每天都在更新,因为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内存空间,导致了自己的认知与思维的局限性,所以才让自己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感觉拧巴。其实,无论与谁,相处愉快、舒服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其实,我一直都不是个善于深度思考的人,参加读书会的时候,我总是很羡慕别人提出的有深度的问题?可是我为何总是提不出那样的问题?我曾经因为这个纠结好久,有段时间参加读书会,一到最后的提问环节我就赶紧低着头;现在参加读书会,我不在纠结提问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在我浅层次的认知与思考的范围内,读书能够给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就足够了,管他深思考还是浅思考,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最好的。有人说: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有时间还是得多读书~~
有的时候想想,人活着到底在追求什么?曾经有人说这是一个太深奥的问题,不用纠结于此,只要好好活着就好。在我看来,我想要快乐的生活,跟每个人都好好相处,我想要得到别人对我的认可,我特别害怕别人对我的忽略,因为我发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特别敏感的自尊;记得看过一张漫画,画的是一只孤单的狐狸,旁边配的文字是:我也很想跟你们玩儿,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想跟你们玩儿如何跟你们玩儿?其实,我只是希望被记得而已,但是,人这一生又能记得住几个人呢?转了一圈,才发现自己不过又是在自寻烦恼罢了……
回望我的前半生,或许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会是现在的样子?虽然已经36岁了,虽然也被生活和社会打磨,可是我就像是一块怎么也打磨不出样子的顽石一样,我没有活成社会所希望的样子,所以我就逐渐成了“不合时宜”的存在,关键是我还挺满意自己的“不合时宜”。有的时候,我也挺佩服自己的,像一个蒲公英一样,顶着自己的小伞,因为不知道何处是我的落脚点,所以各处游荡;也因为一个人在偌大的北京,身边也没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人围着催,就一个老妈,偶尔催催,所以我就有了充足的自由,我感谢这样的自由,让我充分的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我心底依然憧憬,憧憬我更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当你开始怀旧的时候,就证明你老了。或许是吧,偶尔的时候,会想起过往日子的某些片段,那些美好而曾经真实存在的时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或许就是因为曾经有过最纯真的美好,所以总是不愿意让自己将就,有的时候想,是不是因为曾经太不懂得珍惜,所以才会惩罚我让我尝尝失去的滋味,现在我懂了,所以我依然愿意相信我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出去玩儿的时候,看到好玩儿的小物件,我也总会买回来摆在桌子上;看到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也会给自己买回来,今年生日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买了特别喜欢的包包和裙子鞋子,越来越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物品是,其实,人也是。我真的似乎找到了与生活相处的模式,不在那么愤世嫉俗,而是让自己越来越平和,我很喜欢~~
如果一辈子都一个人,会孤独么?或许会,但也或许不会,读《傅雷家书》的时候,有一句话对我印象极深刻,那是刻在傅雷墓志铭上的一句话:赤子是不会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我理解的赤子,便是心底纯净的不受世俗侵扰的人,我希望我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做个不会孤独的人~~
人这一生啊,总是不停的成长,没有什么绝对的终点,年龄渐长不是一定要变成熟变世故的唯一理由,我想做个即便到80岁也依然真诚纯真的人,到那个时候,如果我还跑得动,我应该还是会到处拍照的吧,哈哈哈~~
阿瑟•克拉克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